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736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汇编一、论语十则 1、 归纳本文的成语: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见贤思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失于人。2、 第一则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的“朋”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在孔子看来,有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更有利于完善并实现自己“仁”的学说,更有利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表现了他虚心好学的思想。3、 论语十则中所论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养,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吗? 答:有借鉴意义。例如: (1)“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方法,今

2、天依然实用,只有将旧的知识和新的体会联系起来,才能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掌握知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学习态度,今天依然实用,只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3)“人不知而不愠”,告诉我们要有君子的修养和美德,要能做到别人不知道的,不能生气、发怒、责怪别人。(以上三点答一点即可)4、 学习了十则后,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一则谈谈启示。 答:答案同第三题,答一点即可。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告诫人们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有利于培

3、养自己的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品质,是今天“素质教育的提倡的。 6、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 答:告诫弟子要养成高洁的、有修养的君子之风。7、 “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 答:告诉人们“人无完人”的道理,人们在为人处事和学习中难免会有缺漏,失误的地方,要避免这种缺漏,失误,就必须每天检查反省自己,以便完善自己。8、 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观点对吗?对这一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温故而知新讲明了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告诉人们学习方法。学习中只有温故知新,才能系统准确地掌握知识,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有所创新,这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4、殆”论述的是学习方法,讲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你认为学与思有必要联系起来吗?为什么? 答:有必要。因为“学”是接纳知识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地接纳知识而不思考,就是死学,就能运用。“思”是指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学习中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使学习更具计划性,使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所以学 与“思”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述了学习上谦虚求实的必要性,结合你的实际谈一谈。 答:学习上必须实事求是,绝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而不质疑,老师认为你都会了,他就不会再给你解答,你的疑难问题就不能得到解答,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11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借景德镇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你认为有必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吗? 答:有必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过失,缺点中对照检查自己,从而避免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学习上如果能借鉴别人的短处,也会使自己少走弯路,从而“事半功倍”。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不虚伪,也不是对自己不自信。“无赤金,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随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或物。在学习中,只有有

6、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13、 学习了十则,你一定对论语一书有了较多的了解,你还知道论语中的哪条语录?请列举并写出你的理解。 答: (1)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孔子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4、 结合十则的内容或给你的启示,拟一组对联。 答:见贤思齐来正身,温故知新才为师。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7、?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3、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5、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6、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

8、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7、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8、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9、 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10、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

9、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11、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12、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13、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14、 “具、咸”

10、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答:不能,“具”有详尽的意思,而“咸”没有,所以不能换。15、 (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16、 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17、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18、 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

11、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19、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20、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发挥题: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外的美景。 答:考查语言运用水平。描写要有文采。2、 “桃花源”是自

12、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答: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填空题: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2、(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3、本文出现的成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它不易被发现。5、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6、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小孩。7、对联: 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三、陋室铭 刘禹锡1、用“/”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