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51025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7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树根“变”根雕C.冰雪融化D.米饭“变馊”答案:D2.(2017西宁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稞酿成酒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3.(2017呼和浩特中考)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食物腐败C.汽油挥发D.石油分馏答案:B4.(2017重庆中考A卷)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答案:A5.(2017四川达州中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6.(2017天津中考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C7.(2017四川绵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8.(2017南京中考)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答案:C9.(2017成都中考)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填序号)。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上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4)过滤时,(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

3、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填一种)。(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答案:(1)2H2O22H2O+O2(2)AB(3)铁架台(4)f洗涤干燥纱布(5)MnO2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模拟预测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来源:学+科+网Z+X+X+KB.海水制“碱”C.海水制镁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结晶析出,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制“碱”过程中有

4、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选A。答案:A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线织布B.粮食酿酒C.活性炭除臭D.液氧汽化来源:Z。xx。k.Com解析:棉花纺线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是粮食经过发酵产生新物质酒精,故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除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臭味,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液氧汽化是液态氧气变成气体,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答案:B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绘制字画B醋酸显酸性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NaOH能与油脂反应用NaOH除去油污DCH4常温下是气体用CH4作燃料解析:A.用墨绘制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B.醋酸显酸性,可以和水垢中的CaCO3、Mg(OH)2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而使之除去,故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而除去油污,故正确;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与CH4常温下是气体无关,故错误。答案:D4.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

6、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选项ABCD现象放大图解析:由图示可知,由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装置内有气泡冒出,因此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烧杯内导管处的液面上升且高于烧杯内的液面。答案:C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解析:A.量取9.5 mL液体应选用量程与之相近的10 mL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

7、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答案:B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大约45,其原因是,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解析:(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倾斜约为45角,可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液体的流动,受热均匀;若试管竖直加热,则受热面积小,试管底部温度过高,造成液

8、体飞溅;(2)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固体送入底部,以防粉末状药品沾在管壁上;(3)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容易沸腾而喷出。答案:(1)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液体回流防止试管底部温度过高,出现暴沸喷出(2)防止粉末状药品沾在试管内壁上或可使药品集中在试管底部(3)液体太多,加热时容易喷出7.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苯属于物(填“有机”或“无机”);其中描述苯的物理

9、性质的是(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描述苯的用途的是。(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根据苯的化学式为C6H6可知, 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包括色态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性质,“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都属于物理性质;“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是化学性质;苯可作为有机溶剂属于苯的用途。(2)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6+15O212CO2+

10、6H2O。答案:(1)有机苯是一种液体(或苯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可燃性(或有毒性)苯可作为有机溶剂(2)2C6H6+15O212CO2+6H2O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2)实验操作要规范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11、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再测定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解析:(1)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夹持镁条的工具是坩埚钳;加热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胶头滴管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集气瓶、试管都可用于收集气体。(2)pH试纸不能润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实验结束后,要熄

12、灭酒精灯,砝码放回砝码盒,胶头滴管不要平放于桌面上,放在试管架上。答案:(1)IADGBC或I(2)AC(3)C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要求配制溶液的浓度(填“偏大”或“偏小”);(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口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事先放入少量沙子或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下落后炸裂集

13、气瓶;(3)量取液体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因此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4)玻璃仪器连接时不能在桌面上平压,以防试管被压破;右手要握住橡皮塞而不能握住玻璃弯管,否则可能造成导管断裂。答案:(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集气瓶炸裂(3)偏大(4)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来源:学科网ZXXK10.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来源:Zxxk.Com(2)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等

14、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你认为还可采取等措施。(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解析:蒸发液体时,液滴飞溅是因为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的,可采取连续搅拌、来回移动酒精灯等措施。得到食盐的产率偏低可以从溶解、蒸发、转移过程中食盐是否有损耗等方面找原因。答案:(1)D(2)蒸发皿来回移动酒精灯(3)ABD11.下图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即“铜绿”)的装置。试回答:(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C。(2)实验开始时,将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方法是。(3)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低于试管底部?。(4)实验完毕后,应如何操作?为什么?。(5)实验过程中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