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0662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历史必修三:6.3A专制下的启蒙 练习 Word版缺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3A专制下的启蒙1.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的微光”。这里的“微光”指的是A. 理性主义冲击着法国的封建专制 B. 法国开始进入资产阶级大革命C. 伏尔泰葬入思想圣殿巴黎圣贤祠 D. 波旁王朝正处在法国极盛时期2. 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这体现了孟德斯鸠A “人民主权”意识B “公正平等”司法原则C “分权

2、制衡”精神D “君主立宪”体制设想3. 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这表明他A. 反对专制统治 B. 主张主权在民 C. 倡导思想自由 D. 主张分权制衡4. 卢梭认为良心和怜悯正是先于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关于人的一个主要原理是: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据此可知卢梭A. 利用自然状态遏制极端的私欲膨胀 B. 基于自然理念对近代文明进行批判C. 论证了民主共和政体存在的合理性 D.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中的“理性”5. 卢梭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

3、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A. 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B. 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6.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 D. 三权分立学说7.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A. 迫求个

4、人独立自由 B. 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C. 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 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8. 近代西方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在人所独具的特性中有一种要求社交的强烈愿望,亦即要求过社会生活愿望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生活,而是指按照他的才智标准跟那些与他自己同一类的人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由此可见,格劳秀斯主张A 分权制衡B 社会契约C 天赋人权D 人民主权9. 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欧洲人对巴黎的向往表明A. 启蒙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B. 法国大革命

5、促进欧洲的觉醒C. 巴黎公社是工人运动的榜样 D. 法国工业化模式是欧洲典范10.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启蒙是什么?启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我们自己所招致的被监护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要独立,在我们的面前没有神,没有那种一定需要我们去崇拜的那样的权威。”这表明启蒙运动的主要价值是倡导A. 个人独立自由 B. 社会民主平等 C. 宗教信仰自由 D. 民众彼此认同11.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 理性思考

6、引领社会进步 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12. 伏尔泰曾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不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 “永恒的法则”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B. “永恒的法则”通过“数学与实验”方法获得C. “随心所欲地行动”指的是人类活动缺乏道德约束D. 伏尔泰的目标是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永恒的法则”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

7、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是怎样对待宗教问题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