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0289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学科目标测试题一、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海陆分布、自转和公转。在地球仪上能识别经线、纬线、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并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指出五带的界线范围。2、 能正确观察有关图片、示意图和地球仪,想象地球的形状及自转和公转状况。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能绘出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学习要求1、 基本知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纬度、经度、本初子午线。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

2、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的原因。2、 基本能力: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五带的界线和划分。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绘制简单地球公转示意图。学会:用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和地球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 实践能力:搜集有关地球方面的文字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一期简报。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地球仪。4、 德育要求: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三、学习建议1、 希望你准备一个地球仪

3、,以便形象直观地学习有关知识2、 学习时要注意观察地球仪,把学习内容与地球仪联系起来3、 要很好地利用地球公转示意图学好相关知识四、检测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任上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4、地球赤道周长约是:( ) A

4、20000千米 B 40000千米 C 60000千米 D 千米5、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 ) A. 0O B. 30O C. 60O D. 90O6、每条经线的形状是:( ) A 圆形 B半圆形 7、下列热量带中都在低纬度的是:( ) A 寒带 B温带 C 热带8、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昼夜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变化9、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10、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11、看图11,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图11A经度20,纬度2

5、0B20E,20NC20W,20ND20E,20S(二)、综合题1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图12)上,完成下列要求:图12(1)在相应的位置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2)在方框里写出四条纬线的名称。(3)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3、填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在下表空格内填写相关的内容。 地球运动比较内容自转公转绕转对象方向周期NS太阳BA光线4、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13),(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图13(1)图示时间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6、 (3)(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为 。(5)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第二章 地图一、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地图和地图的用途。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2、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地图知识与技能。3、 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学会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二、学习要求1、 基本知识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图例和注记的作用。等高线、等

7、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应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2、 基本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识别经线、经度、纬线、纬度。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3、 实践能力搜集城市及旅游点的地图绘制自己住宅的简易平面图。4、 德育要求: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四、学习建议1、 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要多运用地图。2、 注意看图的顺序。五、检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

8、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一百万分之一 B 120000 C 112500 D 11500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能确定3、在地图上经线指的方向是:( ) A 东西 B南北 C 东北 D 西南4、在地图上纬线指的方向是:( ) A 东西 B南北 C 东北 D 西南5、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 A东 B 西 C 南 D北6、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A 11000 B 110000 C 11000000 D 1100000007、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

9、念是: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8、11000000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A、图上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B、一百万分之一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面积10万KM2 D、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9、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10、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A、11000 B、1/3000000 C、0 40KM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

10、的是:A、 15000 B、0 250KM C、14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KM12、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3、读图2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21AA点位于B点的西北。BA点位于C点的东北。CC点位于A点的西南。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二)、综合题1、 两地实地距离10千米,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2、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下比例尺:1500000 1/250000 0 500 10

11、00千米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750千米。B3、 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图22),读后回答:北村庄AC 图22(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3)村庄B在村庄A的 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 方和 方。第三章 中国的国土和居民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位置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行政区划的概况。2、知道我国的人口状况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3、了解我国的国土和居民情况,认识我国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的正确。二、学习要求1、基本知识知道: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陆疆长度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各省级行政区

12、划的简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少数民族的分布。记住: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人口总数及统计年份。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2、基本能力1、 学会从地球仪上找出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阅读东西半球图或世界政区图,学会说出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及所在的大洲和面临的海洋。2、 学会利用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 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量算东、西端和南

13、、北端的距离。4、 学会在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海峡、内海。并按一定顺序或方向说出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5、 初步学会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6、 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特点。7、 学会根据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民族分布的特点,并说出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3、实践能力1、 搜集、整理有关中国行政区、疆域和民族的顺口溜,谜语等内容2、 自己制作中国行政区的拼图,并加强练习4、德育要求:通过对我国国土和居民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及对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四、学习建议1、 学习中注意记忆中国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的方法2、 这一部分内容一定要落实在地图上3、 这部分的名称、位置比较多,要注意及时巩固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