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9023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汪茂吾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绝巘(yn)多生怪柏/水中藻、荇(xng)交横B. 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属(sh)引凄异C. 一舸(g)无迹/吴儿善泅(qi)者数百D. 惟长堤(d)一痕/是日更(gng)定矣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皆披发文身D.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或凭或立,不一状/或王命急宣B. 沿溯阻绝/湖中人鸟声俱绝C. 虽乘奔御风,不以

2、疾也/虽席地不容间也D. 是日更定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助人为乐无可厚非,可是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说三道四。B.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断章取义,只带我们欣赏了信客这篇课文的几个片断,其余的部分则让我们自己课下阅读。C. 同桌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每当他讲起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来,总是栩栩如生。D. 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风气的好转注入自己的正能量,而不应该袖手旁观。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企图改变这一事实的努力都是徒劳的。B. 今年杭州的最高气温超过了41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C.

3、环境污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鸣。D.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6.填空。(10分)三峡选自 ,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时人 ,文中的“康乐”,指的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观潮的作者是宋代湖州人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的雄伟景象、 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山阴人 ,这里的“湖”特指 。7.古诗文默写(7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沙漠黄昏景象

4、的千古名句是 , 。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万里来游还望远, 。(陈与义登岳阳楼)8. 综合实践。八年级(7)班准备在中秋节这一天举办一次中秋诗歌朗诵会,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6分)运用对偶句的形式,为晚会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为晚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50字左右)。(2分)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中秋的诗词成句三个(要求注明作者和出处)。(3分)二、阅读与理解(37分)(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5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9.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 诗。(1分)10.颔

5、联中的“孤蓬”比喻什么?(2分) 11.试对颈联进行赏析。(2分) (二)阅读三峡,回答问题。(12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沿溯阻绝( )每至晴初霜旦( )猿鸣三声泪沾

6、裳(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三峡在地貌上总的特点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 文章描写三峡山水美景,并没有按季节的顺序来展开,而是先写夏季,再写春冬,最后写秋季,这是承水势的涨落来安排结构。C. 在描写春冬景物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如“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素湍绿潭”和“绝巘多生怪柏”是静。D. 文末引用渔歌,表明三峡的渔民在秋季捕鱼时因寂寞而爱唱歌。1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清荣峻茂,

7、良多趣味。译:(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似水流年乌镇印象谢正勇乌镇是一种情愫。这情愫来自于茅盾林家铺子中的娓娓道来,来自于似水年华中的情景完美再现。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深弄曲巷、廊街岸柳,雨巷、书馆、双桥水乡古镇的美景,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许是上天眷顾,也许是心想事成,在丹桂飘香的秋日里,竟终于有机会邂逅乌镇,亲身感受江南水乡之美。在看过了窗外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碧绿水润的嘉兴湖光水色后,我终于停在了这个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处,一头扎进乌镇的怀抱。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

8、陆相邻的古镇格局,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景象,体现着一种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乌镇,因此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走进东栅景区,一条东市河横贯东西一镇,一座廊桥架通南北两街。廊桥名“逢源双桥”。“逢源双桥”为两座联体桥构成,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边,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双桥下是“财神湾”,带着乌篷的船儿停泊在这里,像是等着财神来。站在“逢源双桥”上向西望去,东市河南岸垂柳依依,北岸水阁逶迤,两岸枕河人家青瓦白

9、墙,若没船在水面上悠悠荡荡,更显出宁静与安详。往西行,走进一条古朴的小巷,两边是原始木排门风格的建筑。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后看了江南百床馆,江南民俗馆,余榴梁钱币馆,江南木雕陈列馆,有古代“消防队”之称的乌青水龙会,古老的蜡染作坊,民间酿酒的作坊,还有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拍摄地。一座城因为一个人物而有名,一个人物因为一座城而成长。凤凰城是因为沈从文,而乌镇是因为茅盾。在乌镇读茅盾,或许可以作一种文化韵律来欣赏。路是青石板铺的,上面的坑点断沿正如树的年轮,记录了这条街道的历史。茅盾就是在这条街上长大的,他13岁前住在乌镇,这个当年总坐在这里看船来船往的毛头小孩,又怎么会知道,多年后他功成名就时,最常

10、想起的,仍是这门前的橹声欹乃。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里,作品里,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中,有不少乌镇的方言、乌镇的影子。如果你曾细读过这些作品,走在乌镇的这一刻,你就能深入到它的精髓里去。茅盾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乌镇的儿子;乌镇是精彩的,因为她哺育了茅盾。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那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游完北岸的景点,我走上书香脉脉的雨读桥,桥是一座单孔石平桥,桥上建有亭阁,亭的北侧有墙与桥面相连,墙上开有木板推窗。南侧置有美人靠,可以供游人在此休憩,凭栏观赏水上风景。在雨读桥的北面隔河相望的有一座三孔石平桥,叫晴耕桥,与雨读桥遥相呼应

11、,合起来就是晴耕雨读。旧时喜欢读书的普通人家,有“晴耕度生涯,雨读伴寒窗”的说法,说的是晴天下地劳动,雨天在家苦读。乌镇办学风气十分浓郁,一些农家子弟晴天在田间耕作,到了雨天就聚集在这座桥上读书,所以有晴耕雨读之说。我站在桥上,似乎遥想到当年乌镇诸多学子,在细雨霖霖之日,齐聚在此桥上读书的情景。正是“晴耕雨读”的农耕文化思潮,给“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做了最具文化底蕴的诠释。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背起行囊继续我的人生旅程(含笑花 2012年第4期)16.用原文回答:乌镇的民居建筑有何特点?(3分)17.“我终于停在了这个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处,一头扎进乌镇的怀抱。”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2、“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何意味?(3分)1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乌镇因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景象,体现了一种人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而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B. 文章在写景过程中,采用了移步换形的空间顺序。C. 作家茅盾先生的所有作品里,都有不少乌镇的影子。D. 晴耕雨读的农耕文化思潮,给乌镇做了最具文化底蕴的诠释。19.“在乌镇读茅盾,或许可以作一种文化韵律来欣赏”,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月亮,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思和畅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写月亮的动人篇章。下

13、面就与大家一起分享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不同时候的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一样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