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8674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果都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予记分)新学期的第一次测验,是我们对这一阶段语文学习之旅的一次回望。心态将是自己成败的关键。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 一、积累与运用(50分,每题2分)1.卷面分数(2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工整即可得2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扣除2分。希望同学们尊重自己的卷面,尊重自己的脸面,展现自己的良好形象!2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禁锢(g) 诘责(j) 文绉绉(zhu) 眼翳(y)B胡髭(z) 黝黑(yu) 一绺绺(l ) 颔首(hn)C解剖(p

2、u) 畸形(q) 诱惑(yu) 摹画(m)D滞留(zh) 广袤(mo) 庶祖母(sh) 脊背(j)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B.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C“快回

3、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5.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6.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2006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

4、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D在抗洪战斗中,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生命财产,他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7.下列文学常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米开朗琪罗是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B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于吴均文集。D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

5、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一生写了几十部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8下列各句中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2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事浮沉雨打萍。C.岂不罹疑寒,松柏有本性! D.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同舍生皆被绮绣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从远处看,翠竹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

6、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D.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阅读藤野先生相关文段,回答问题。A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

7、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卖,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B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

8、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1.对下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B“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夸张表达了

9、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C、从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看不惯清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D、文段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2、对语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句话说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B文中 “小而言之”指的是为了中国的进步,指一个国家;“大而言之”指为学术、指的人类的进步.C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是:添改讲义、悬挂照片、多些文章。 D、“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

10、加勇气了”的含义是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而增加力量.13、对文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深恶痛疾的文字”是指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B、“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刚刚开始发现。C、“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D、“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御用文人.阅读我的母亲片段,回答1417题。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

11、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

12、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

13、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14、“我在这九年(18951

14、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句中划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不能不”是双重否定,表明作者对自己在童年时代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的强烈惋惜之情。、“一点”表明作者童年时学到的东西不多。、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加粗词语用双重否定强调作者童年时代就很有成就。15、对文中划线加粗字“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一个“混”字,其实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暗接,“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

15、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一个“混”字,潜在地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很大,即使没有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一个“混”字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16、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下列选项不能表现母亲“严父”这一形象的是哪一项:( )(2分)A、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B、我做错了事,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C、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D、她听见我说轻薄的话,晚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