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8266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A.55 B.56 C.57 D.543、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A联邦制

2、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A.50% B.70% C.63.8% D.81.3%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A.一

3、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A.

4、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C)。A.自治区、自治州 B.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区、自治县16、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B)。A. 124个 B. 155个 C. 125个 D. 145个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

5、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C)。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B)的公民担任。A.居住在当地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A.主任 B.主任或者副主任 C.副主任 D.委员2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几种语言文字的,可以以(C)为

6、主。A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B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 D汉语2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C),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变通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D.制定补充规定2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C)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A.经济、文化 B.民族构成 C.政治、经济和文化 D.历史和现实情况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7、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B)。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A. 当地经济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B)的人员。A.其他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C)。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D.延期受理2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

8、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有期徒刑。A.5年以上15年以下 B.3年以上15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28、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2年 B.1年 C.3年 D.5年2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B)。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C1947年4月1日 D1947

9、年5月1日31、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C)。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D. 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3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3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A)。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34、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B)。A.补充规定 B.变通规定 C.具体措施 D.具体

10、办法3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C)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A.省会城市 B.沿海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中心城市3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B),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A.民族教育经费 B.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37、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C);(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

11、破坏社会秩序的。A.破坏民族团结的 B.破坏民族关系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扰乱社会治安的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B)得到尊重的权利。A.个人名誉 B.民族风俗习惯 C.个人隐私 D.肖像权39、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A),应当予以照顾。A.特殊生活习惯 B.宗教信仰 C.个人习俗 D.个人爱好4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A)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 民族地区 B. 农村 C. 基层 D.革命老区41、高等教育法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

12、数民族培养(C)。A.本科生 B.大专生 C.高级专门人才 D.科技人才4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C)的课本,并用(C )讲课。A当地通用文字、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少数民族语言C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普通话4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D)日内给予答复。A.30 B.40 C.50 D.6044、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C)、种族、宗教、性

13、别歧视的内容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年龄45、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B)、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A. 地域 B.民族 C.生活习惯 D.语言46、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A)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A.多民族居住地区 B.城镇 C.社区 D.街道4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A)为依据。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行政规章 C.人民代表大会决议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

14、议和决定4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B)。A.预留一定比例 B.给予适当照顾 C.同等对待 D.择优录用4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A.促进经济发展 B.增进民族团结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50、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A)。A.1人 B.2人 C.3人 D.4人51、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C)批准后生效。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2、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A)规定。A.自治机关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