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548067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非花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2.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歌唱表达。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2.教学难点:感受器乐版、变奏版、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更好的歌唱表达。三教学过程 初识花非花:1、引出花非花,初步感受花非花(1)开门见山: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忆江南中诗句。(2)

2、由忆江南引入到古诗花非花。师:白居易的诗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可这首花非花却比较朦胧抽象。(3)师:同学们一起吟诵一下。(4)老师有感情的吟诵花非花。(背景音乐:古筝版的花非花)师:老师的吟诵有什么特点? 生:2、欣赏聆听花非花声乐独唱形式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用这首古诗谱写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师:你觉得歌曲花非花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意境?生1:旋律优美、舒缓,有明显的高低起伏的变化。生2:表达一种朦胧的美。(2)师解释歌曲上方的提示:行板、温柔地行板:行板: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于中慢板。走进花非花学唱歌曲花非花:师: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

3、远,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非花,用自己最美的歌声表现花非花。(1)出示大歌谱,再次聆听伴奏音乐花非花(同步出现旋律线流动的动态画面)。师:请大家关注旋律线的走向,并和老师一起比划一下。(2)师:我们已明确了旋律线是高低起伏的,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乐句的句尾,旋律呈上行还是下行趋势。 生:下行趋势。(3)师: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都是呈下行趋势,这是在表达一种淡淡的伤感,一种低低的叹息。(4)师:同学们把老师标注出来的每小节的头音,很稳定的演唱一下。(关注音准、发声位置、气息)(5)师生合作:完成歌谱的接龙演唱。(关注学生的音准,发声位置、声音的流畅性。)(6)填词演唱,(要求字正腔圆,提醒做好乐句的呼吸,

4、假声高位置的演唱。)(7)重点指导“夜半来天明去”和“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两个乐句(关注渐强、渐弱、渐慢的处理;关注歌词的声调和旋律音调的紧密结合,表现歌曲的意境。)(8)完整的跟伴奏音乐再次有感情的演唱。百变花非花师:我们除了用声乐的表达形式表现这首花非花,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生1:乐器来表现,比如用二胡。生2:用古筝,用笛子师生交流互动。1、欣赏聆听双簧管版花非花(1)师:请同学生来聆听这一段别具特色的花非花,是什么乐器主奏的?音乐的速度和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2)师生交流、讨论、寻找答案。师:老师找来了一条花非花的变奏旋律。2、聆听感受花非花变奏曲。(1)出

5、示花非花变奏曲曲谱。师钢琴弹奏旋律,让学生感知旋律,速度的变化。(2)师生交流,感知旋律、速度、意境的变化。(3)老师用“lu”哼唱,学生在长时值的音上加入俏皮、活跃的旋律。(4)师小结:此时的花非花旋律变得明朗些了,画面的色调变得明快些了,似乎不像开始那么朦胧了。3、轮唱花非花的学习。师:好,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花非花旋律,老师要对这段旋律再作一次变化,你们看!(出示轮唱曲花非花曲谱)(1)师生交流,得出是轮唱的形式。(2)师生合作演唱第一、二乐句(以轮唱形式演唱)感受轮唱的声效。(全体女生担任第一声部,老师担任第二声部)(3)师:这样的演唱给你怎样的感受?(更立体、更有层次、更有朦胧感)(4)再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轮唱。重温花非花1、出示小结的花非花列表,并作回顾。在老师的讲解下,重温今天的学习内容。(初识花非花、走进花非花、百变花非花)2、再次重温花非花,跟音乐声情并茂的歌唱。3、旋律再现,情感升华。师:今天我们通过吟诵、歌唱、感悟花非花,感受了歌中包含的深刻含义。似花非花、似雾非雾、来无影去无踪,人世间许多美好的往事,美好的回忆是值得我们珍藏心中的。珍惜我们正拥有的,追求更美好的!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