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48028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员编号: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论文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 培训专业 网站建设与管理 学员姓名 王新乔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0615 中国 陕西 杨凌目录题目3摘要3关键字3一、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31、课程设置观念需要转变32、课程设置太过笼统3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3二、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和对策31、实施项目教学42、教学与实践结合43、学生计算机课程自信心培养44、教师技能实践能力需要提高55、降低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兴趣56、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67、优化教材内容设计,改进考试评定办法6探析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王新乔 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

2、学校摘 要 :本文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低下、课程设置太过笼统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三个方面指出了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现状,并从实施项目教学、学生自信心培养和教师技能实践能力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进。关键词:幼师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改进随着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作为辅助教学的普及,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知识技能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于改变幼儿师范学校一切唯学前教育至上,提高计算机教学在课程规划中的地位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现在的幼儿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却不

3、能很好的将相关知识应用于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甚至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对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观念需要转变在目前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式下,学校领导对幼儿师范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较注重,大量的资源被配置于以培养幼儿园师资为目的的课程中。造成计算机做为教育教学的辅助课程得到弱化,师资、设备以及资源配置和领导注重方面都明显跟不上现代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由此造成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低下。很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对幼儿师范专业课程驾轻就熟,但对计算机做为辅助教学相关的知识一知半解,连个简单的课件都无法独立完成。2、课程设置太过笼统 接触过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相

4、关人士都深有体会,计算机包括硬件、软件。硬件包括组装、电子电路知识、显示原理、打印原理、扫描仪等多种知识。软件更是包罗万象,既有编程开发又有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种知识。计算机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而且知识更新快,稍有懈怠就难以跟上最前沿的技术,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利用一年或二年的时间,就想全面地学习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少而精为主,在一年级时可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做下了解,重点学习操作,以指法练习和汉字输入为主,二年级时以办公软件的操作为主导方向,可以计算机NIT考试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掌握日常教学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之适应以后的工作和

5、学习。 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有些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埋头苦学专业知识,整天沉迷于与就业目标相关的主要课程之中,忽视了计算机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良好的团队精神、高尚的个人情操与修养、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有时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也极其重要,是做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 二、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和对策 1、实施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在计算机这个以实践环节为主体的课程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

6、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喜悦。2、教学与实践结合 在国家和政府对幼儿师范学校发展的规划和意见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大

7、力推行学练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地操作能力。而学练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通过学练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到单位企业实地实习,在工作实习中发现自己技能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的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施学生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具有两种教育教学场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这种教学方式为用人单位又好又快地培养了急需

8、的新技术人才,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有力保障。3、学生计算机课程自信心培养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平时在家里、社会上接触的计算机知识不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育教学应用的目的,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学生更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总认为适当掌握一些就足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不追求上进,满足于现状,对教师的教学无动于衷,自行其事。而一旦进入实际应用中会发现自己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处处要依靠别人,从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消极、孤僻。长期缺乏自信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可以

9、导致心理扭曲, 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可怕心理。 在平时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自卑感较强的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4、教师技能实践能力需要提高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是推进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想教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学校和学生都会受益,教师的水平要符合社会潮流及发展的需要,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紧跟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发展

10、方向,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到从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紧密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学生的就业目的相结合,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爱戴,学校尊重的优秀教师。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成熟。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也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实际衔接,注重学以致用,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多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关于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使得现在幼儿师范学校的生源不断退化,培养途径不断压缩。由此带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都学过了,但什么又都不会,用人单位用不上,具体实际

11、的业务又不会。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严重脱节;教材编写陈旧,专业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学科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既缺乏针对性又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致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大。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教学法没有针对课程做合理地规划,仍以传统教学法为主线;没有系统地培训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及引入适应当前需要的考试方法都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且对于大多数幼师学生来说,

12、将来绝大部分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解决或辅助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规划进行一系列的改进。 5、降低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不太可能清楚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所以可以降低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学生对自己知识水平、能力及爱好已有所了解,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水平规划自己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与侧重方向。以计算机通用的知识

13、、能力结构作为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目标的需要,模块化的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选择来进行授课,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亮起来,调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挖掘,去研究,去总结,从而获得快乐,提升能力。这样可以节省学生对学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教学资源及时间的浪费,。打破学科体系和知识完整体系,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适应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按不同的学习目标(如:计算机操作、多媒体作品制作、计算机网络管理、现代办公设备与维修等),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模块的需要,将学生按模块方向的不同组成相互独立的

14、兴趣团队,即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又不至于打乱学生管理及正常的教学秩序。6、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形式。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贯穿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纽带。课堂教学的转变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是教师,学校相关的措施是保证。实施创新教学,必须研究和创新课堂、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和学生反映看,当前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客观有主观。较为普遍的一是学校对教学方法这个关系到培养人才质量的问题重视不够,多年来不组织和开展教学法研究,不采取有效措施推广好的教学效果方面的经验,不开展同门课逐章逐节内容和适合方式的集体研讨活动等。二是在许多中青年教师的认识上,存在教学是软的,承担任务的数量是硬的;教师在教学上投的精力不足,而在追求物质与精神利益、评职称上狠下功夫。高度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虽然近几年内,生源规模不断压缩,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对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使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造成不少限制。但是必须看到,在广大教师中,蕴藏着改革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