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7971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复习资料.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奴隶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时期(青铜农具、耒耜和石锄石犁) 西周(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曲辕犁)隋唐时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的变化。2、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 奴隶社会:

2、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等。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起源起源早,历史悠久 状态水平高,世界领先与世界农业关系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引进外国作物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基本模式(主要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且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知识要点归纳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有

3、粟、稻、黍、稷、麦、桑、麻等。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曲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宋(经济中心转移到江浙地区)3、灌溉工具曹魏(翻车) 唐(筒车) 宋(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4、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 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知识要点归纳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

4、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西周时期 : 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一)高超的冶金技术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3、东汉烧出成熟的是青瓷,

5、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7、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2、商代已有了织机。3、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4、汉朝能织出绫、锦、罗、绢、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北方。 5、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6、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7、明清时期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

6、丝织业中心,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2、特点: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3、发展: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表现: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

7、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并享誉世界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基本特征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 概述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知识要点归纳 一、先秦商业产生商朝:“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

8、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统治者“重农抑商”,商业发展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对外贸易:西汉时,由于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四、宋元商业繁荣1、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表现在:城市繁荣: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

9、市。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2、元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繁荣: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五、明清商业缓慢发展城镇商业:空前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许多地域性商帮,实力最强的

10、是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古代中国商业起初由官府垄断,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缓慢,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商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涉及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多个领域,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

11、位,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知识要点归纳一、“重农抑商”政策1、首倡:商鞅变法.2、概念: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3、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4、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5、“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

12、:明太祖、清雍正帝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6、“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积极作用:保护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潮流。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2、“海禁”的表现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区别: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更主要是对

13、外的消极防卫措施。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初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后来只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6、闭关锁国”影响:清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的自然经济。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明中后期,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原

14、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地点:江南地区出现部门:纺织部门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关系上: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上: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提倡重义而轻利四、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

15、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北魏至唐前期)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 开辟新航路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知识要点归纳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1、必要性(原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