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47943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学 1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变态变态 首要问题 首要问题 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学 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 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提 到的 有什么异同 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这个词 当你说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 变态 的时候 你实际 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 思考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 变得严重抑郁 入睡困难 并且 没有胃口 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 这是心理异常还 是一种犯罪 一个男人不能乘坐飞机 即使长途旅行他也坚持乘船 这是变态还是有点特别 一个妇女偶尔贪吃 此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 她是心理 异常还是正常的追求

2、 在非洲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刀把自己的手和脸划破 用来制造具有装饰性的伤疤 这是病理性的自残还是正 常的爱美 什么是变态心理什么是变态心理 3 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 或心理障碍 指人们的心或心理障碍 指人们的心 理过程 包括认知 情感 意志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产理过程 包括认知 情感 意志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产 生变态或表现出症状模式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生变态或表现出症状模式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 活动异常和人格异常 活动异常和人格异常 一 变态心理 一 变态心理 4 uu 判断判断 变态变态 的标准为何 的标准为何 5 大家都认为王某是一个温和的人 但是在他脑部颞 叶受到突

3、然撞击后的一天 他抓起身边的椅子 电 话机等一切能够拿到的东西用力掷向一位办公室的 同事 最后在办公楼内用一个玻璃器皿打死了她 张某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三天以来滴水未进 但 在周日的两个小时内吃了八块奶油巧克力蛋糕 然 后去洗手间呕吐 接着又是持续三天的禁食 李某的宗教信仰禁止她化妆或者饮酒 为此她感到 焦虑 哪个人的行为是哪个人的行为是 变态变态 的 的 6 上述行为产生有多重来源 如大脑病例改变和宗教 信仰等 大家的看法不一致 所有人都认为第一种行为是变 态的 大多数人认为第二种行为是变态的 而对于 第三种行为 则争论不休 两个方面的话题两个方面的话题 7 判断判断 变态变态 与否的七元素

4、与否的七元素 痛苦 适应不良 不合理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少见的和非传统的 观察者不适 违背标准 对变态心理的理解对变态心理的理解 8 变态使人痛苦 但非绝对 痛苦不是变态的必要条件 自身的欣快状态也可能 是变态的结果 如躁郁症的躁狂状态 痛苦不是变态的充分条件 因为痛苦在生活中随处 可见 痛苦是变态的基本元素 但是是否为变态取决于痛 苦发生的情景 痛苦痛苦 9 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达成既定目标 决定行 为是否为变态的基本元素 功能紊乱危害越大 则行为变态可能性越大 如恐惧和恐惧症 怕蛇与广场恐惧的区别 适应不良适应不良 10 行为是否有适当理由 行为是否符合一般逻辑 不合理不合理 1

5、1 可预知性 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 行为保持相对的 一惯性 可预知性会带来控制感 可预知性和控制感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 进行实践 活动的一种原动力 王某 周一异常爱恋自己的妻子 周二却暴虐的 殴打她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12 我们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是否是 变态 的 我 接受的即为合适 我 不欢迎的即为 变态 行为本质上是否罕见并非绝对标准 我 感觉上其是否 为 变态 则更重要 犀利哥 杀马特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13 14 15 行为无论能否使自己感到舒适 都使其他大多数人感到 不适 观察者不适观察者不适 16 行为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施行 否则则

6、可能是 变态的 对爱的忠贞 对事业的忠诚是正常的 反之则被 认为是 变态 的 违背标准违背标准 17 关注适度 综合考量 符合上述标准越多 越倾向于作 变态 的判断 18 统计学指标 统计学偏移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 社会文化偏移 个人经验为指标 客观检查结果 教材中的判断标准 19 从统计意义上讲 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 偏离 当代很多心理学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 理异常的标准 是否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一致的 如个人神经活动类 型差异带来的个性差异是正常的 但是过分的活跃或抑 制则是异常的 是否与同年龄段 同性别等特定同属性群体是否一致 相对的标准 是否与大多数人一致 并无绝对

7、界限 同 时 常态分布两段也不一定都是不为社会认可的变态 也有可能是超长的天赋 如超高智商 统计学指标统计学指标 统计学偏移统计学偏移 20 极端心理健康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严重心理疾病 精神病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 水平 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21 心理异常也被理解为是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 即是否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人是 社会性动物 具体表现为适应社会要求开展自己的活动 内心价值标准符 合社会基本要求 与他人能相互沟通和交往 能为人理解并 理解他人 能为集体接纳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反之则可能 是心理异常的 仍是相对的标准 要考虑不同社

8、会的不同文化要求 还要考 虑不同时代对人的不同要求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 社会文化偏移社会文化偏移 22 帕东额伦族 23 八十年代美国一个家庭的合照 24 个人经验 就是你自己觉得 你觉得自己正常与否 他人正常与否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指标 心理结构不统一 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不协调等 知 情意三者协调统一与否 个体忍受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体验 如恐惧或悲伤 但是 这仍然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指标 受制于个 体经验 自我觉察能力和对他人的判断能力等等 个人经验为指标个人经验为指标 25 1 生理和组织检查指标 如果相应生理检查指标为阳 性 即确定有问题 并且已经伴有相应的心理

9、异常表 现 则可做心理异常存在的判断 2 心理实验和测验检查的指标 通过测验工具或实验仪 器提供相对客观的数据 减少不同研究者差异带来的 对行为评估的差异性结果 3 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是相对的 首先主观心理活动极其 复杂 受很多因素影响 单一测量工具和仪器很难完 全把握 其次 很多心理活动属于常态还是变态测验 和实验仪器也无法准确测量 综上 各种判断指标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因此需 要综合利用 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 26 判断的误差 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观察者与行为者之间的差异 不要轻易下诊断 判断判断 变态变态 时应注意的几点时应注意的几点 27 缺乏完全确定的判断标准

10、绝对客观的评估和判断的不可能 对 变态 的理解的动态发展 判断的误差判断的误差 28 原因同上 观察者自身的差异 文化 生活经历 性别等 行为越不符合常规 得到支持诊断的信息越多 则 差异可能越小 观察者之间的差异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29 行为者将自己行为判断为 变态 的情况很少 1 行为者比观察者有更多可利用的信息 在行为者自 身看来观察者不适和不可预知性基本是不存在的 2 有心理创伤的人并非总是处于痛苦状态 行为者对 自身痛苦感受的理解有自己的解释 3 人们通常倾向于用更加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观察者与行为者之间的差异观察者与行为者之间的差异 30 不要盲目给他人贴标签 更不能盲目的做出自我诊

11、断 自我标签 抵御盲目自我诊断带来的交流和沮丧的方法 1 认真阅读 全面掌握各种症状的明确指标 如抑郁症 2 和同学 朋友谈心 发现他们在学习时有与你一样 的担忧时 你的焦虑会明显降低 不要轻易下诊断不要轻易下诊断 31 W B Maher 1985 指出 大多数社会共同确认 的基本变态行为类型有四种 1 伤害自身的行为或做出伤害别人而又不符 合自己利益的行 2 缺乏现实接触 3 对人与情境的情绪反应不适应 4 古怪而反复无常的行为 即行为不断变 化 无法预知 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分类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分类 32 u感知觉障碍 u记忆障碍 u思维障碍 u意志障碍 u智力障碍 以症状表现分类以症状

12、表现分类 u情感障碍 u行为障碍 u人格障碍 u意识障碍 u注意障碍 33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 劳动部咨询师分类劳动部咨询师分类 34 我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类标准中 把心理异常分为十类 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 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 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

13、情况 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 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 CCMD 3CCMD 3 35 行为和人格偏离及不良适应性反应 特殊意识状态 轻度心理异常 心身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异常 严重的心理异常 教材中的分类教材中的分类 36 二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二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abnormal psychology 37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abnormal psychology 又称异常心又称异常心 理学理学 它是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它是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 发

14、展和 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 不仅对不仅对 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 分类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 分类和解释 还要阐明还要阐明 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以便更好地理解 预测和以便更好地理解 预测和 控制人的行为 控制人的行为 38 1 建立有效的对心理异常的诊断体系 2 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的描述 3 对心理异常病因学的描述 4 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 即对心理异常的各 个发展阶段进行描述 并同时区分出在各个不同 的阶段中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5 治疗 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1

15、 1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39 1 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差异心理的原因 机制和心 理结构 2 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 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 4 发展完善变态心理学理论 5 异常心理的防治 2 2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0 理论任务 完善心理学理论 揭示心理活动实质 实践任务 促进和保障人类精神健康事业的发展 1 从现象上描述异常行为 2 从理论上揭示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 3 从应用上研究异常心理的评估和诊断 4 从实践上探讨心理障碍的防治和身心健康的维护 3 3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41 一 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medic

16、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与医学 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 互为补充 二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psychiatry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其主要任务是对异常 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 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这种认 识对精神病学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 是一门基础学科 而精神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其主要任务是对精神疾 病的诊断 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 它也是变态心理学的基 础之一 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 验证变态心 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42 三 变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clinical psychology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 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通过咨询来指导和培训健全的 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富有创造力 可见它的朝向 主要是临床服务 变态心理学重在理论和病理机制上分析 它的朝向是基 础 是优化临床服务的前提 都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但侧重点不同 二 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二 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43 1 提供洞察人类历史及人性的新视角 2 了解自己与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