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5929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山小学备课第一单元.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教学本组课文,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

2、,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目标 1.学会本组出现的生字词,理解和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课山中访友全文,第2课山雨的第5、6、7自然段和第4课索溪峪的“野”的第2、3、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4.与同学交流自己学习感受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高新区第八小学备课活页 总( 1 )课时课题1.山中访友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3、章层次。2.过程与方法: 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知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具准备 课 件教学方法生本教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修改一、说话练习二、导入1、揭题理解“访”的意思(拜访、探访)2.介绍作者:(见“拓展延伸”)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三、新知探究 (一)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检查词语2、点拨生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阅读导语,明确本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要求学生读题 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读一读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2.整体把握课文,明确作者拜访的“朋友”。3.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三) 归纳“主内”,理清层次: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如果按照“我”到山中探访朋友的顺序划分段落,你认为课文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段落,为什么? (四) 质疑问难1.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为什么作者说这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开头“满怀的好心情”和结尾处“满怀的好心情”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五、作业通读一遍全文思考后集体交流(老树、鸟儿、露珠、数、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

5、、云雀、落花、落叶等)(“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最后与山里的“朋友”们依依惜别。)第一部分(1、2自然段):交代了“我”到山中访友的时间、环境和美好的心情。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具体写“我”在山中探访各位“朋友”的情景。 第三部分(8自然段):“我”在傍晚告别了山中的朋友,踏着月色尽兴而归。1、积累词语。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唱和(h) 湛(zhn )蓝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二部分(37自然段)第三部分(8自然段) 教后反思高新区第八小学备课活页 总( 2 )课时课题1山中访友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体会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生本教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修改(一)理解课文,感受情感,体会写法第一、二自然段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山中,自己读第1、2自然段,你能感受到什么?过渡: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山林之中,这才知道,原来作者要拜访的朋友竟是山中的一切景物,还记得

7、有哪些景物吗?第三至七自然段1.作者为什么把山中的这些景物比作朋友,以“山中访友”为题呢?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这些“朋友”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比中感悟: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作者的心情轻松,愉快,眼中的万物都是美好的。)2.汇报交流:(1)认识“老桥”,品味比喻,读出敬重之情。(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惟有你依然如旧。)(2)走进树林,品味拟人,读出知己的情谊。(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一切,都是

8、我的朋友。(二)、回扣题意,升华情感1.此时此刻,老桥是“我”的朋友,树林是“我”的知己,泉水、悬崖都是“我”的朋友,为什么作者把“山中访友”作为题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作业:搜集并阅读李汉荣的其他散文,如又见南山。(3)面对群友,展开想象,读出物我相融的深情。他对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对大自然有无限的喜爱。)2.拓展延伸:出示作者李汉荣在又见南山 里的一段语言:“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说说为什么喜欢。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走进树林

9、走进山中 走进自然教后反思高新区第八小学备课活页 总( 3 )课时课题 2*、山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性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生本教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修改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

10、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2揭示课题山雨新知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脉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归纳。(雨起、雨中、雨后)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1.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自由读这一部分课文读句子进行交流(二)、深入理解,学习“雨起”,感知“悄悄”1、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看,山雨来了。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2、有感情地朗读。学

11、习“雨中”,感悟神奇1、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山雨的神奇、韵味?3、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学习“雨后”,感受韵律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朗读交流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通读全文,积累背诵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板书设计2*、山雨雨来、雨中、雨后教后反思高新区第八小学备课活页 总( 4 )课时课题 3、草虫的村落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检查生字

12、词预习和读书情况。2.过程与方法: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情感态度、价值观: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重点难点教教学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生本教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修改一、导入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台湾作家郭枫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揭题:查词典:理解“村落”的意思。(人居住的地方)“草虫的村落”你是怎么理解的?(草虫居住的洞穴,拟人写法)在作者的眼中,草虫居住的洞穴

13、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二、新知探究 1、检查词语静谧 草茎 散步 散居 熟透(一)、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2、如果把课题中的地点加进去,主要内容的表述就更加具体了。(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3、按照作者游历的过程,请你给课文划分段落。学生自由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强调生字3、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畅。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四、作业1、听写。2、抄写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进行积累。3、思考同学的质疑。快速地浏览全文,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告诉大家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质疑问难:“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板书设计草虫的村落亲情 友爱 艺术 勤勉 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