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45506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理健康 1 第一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 2 一 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成立时 给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具 有权威性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 有躯体疾病或残缺 而是要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 完好状态 3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智力正常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人际关系和谐 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 二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 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 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 最佳状态

2、5 三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身体方面的因素 如先天脑发育不全 先天和后天造成的身体残疾 身体器官 特别是 脑发生病变等 都会影响心理健康 二 心理 意识 方面的因素 如人的认知 模式 情绪与情感的控制能力 意志力 性格类 型 以及需要 动机等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6 三 行为方面的因素 人的行为总是会得到 来自外界环境和内心的评价 而这种评价反过来 又会影响人的内心 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四 环境方面的因素 如自然环境 社会环 境 家庭环境 人际关系环境等 这些也会直接 影响心理健康 7 第二章 乳婴幼儿心理健康 8 一 乳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婴幼儿的大脑皮

3、质神经细胞体积增长很快 新 生儿的脑重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 到两岁末的 大脑已基本具备其生理特征 三岁左右脑重相 当于成年人的三分之二 到六 七岁时 已接 近于成年人的脑重 9 二 乳 婴 幼儿时期心理异常的表现 及措施 一 智力落后 智力落后 又称弱智 医学上称为精神发育迟滞 它是指孩子在发育阶段由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引起的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 能力不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其患病率为1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轻度者高达30 重度者为4 10 二 缺乏父母综合征 有些年轻的父母出于 工作需要 或自 身事业的发展的考虑 将自己年幼的孩子 长期寄养在外地的奶奶或姥姥家 有些甚 至

4、直到孩子上学 然而当他们把孩子接回 准备再次担负抚养任务时 却发现孩子 和他们没有感情 11 三 儿童孤独症 在医学上又称自闭症 这是一种广泛 的发展障碍 其主要特征是 四 孤儿院病 孤儿院病是指由于孤儿院设施不合理而 使儿童产生的一系列心身疾病 12 五 心理性矮小症 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症 是指儿童长期生活在精神压抑 无人关心和经常挨打受骂 备受歧视冷落的家庭环境中 常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从而 引起个子矮小 13 六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来自人 体器官的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 来 经过大脑的整合作用 形 成对身体内外的整体知觉的过 程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 神经 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工

5、作 使个体很好地适应环境 而 这一系统出现障碍 无法正常 运转时 就称作感觉统合失调 14 七 不良性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 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核 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先 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 合金 性 格的形成是受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 制约的 八 排便训练与遗尿症 15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 健康 16 一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 一 小学生感觉 知觉发展的特点 二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三 小学生记忆过程特点 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17 五 小学生想象的特点 六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 七 小学生的意志特点 八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 18 二 小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 表现及

6、相应措施 一 上学恐怖症 此症的主要表现是少数儿童害怕 上学校去 一进入学校便产生强 烈的不可克制的焦虑和恐惧 同 时伴有头昏 恶心 呕吐 腹痛 等躯体症状 而一回到家 症状 就消失了 19 二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 医学上又称轻 微脑功能失调 简称MBD 此症在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 为5 10 以男孩为多 男女比例为9比1 三 儿童说谎 20 四 问题儿童 在道德品质方面经常犯有严重的 过失 或在性格发展中存在严重 偏畸的儿童 被心理学家称为问 题儿童 21 五 自卑心理 有自卑感的儿童 总是认为自 己不如别人 对自己能力估计 过低 对自己缺乏信心 22 六 小学生逃学 逃学的小学生 每天早

7、上按 时背着书包出门 但是不到学 校而在校外玩耍 或进入漫无 目的游荡者的行列 到放学的 时候 大多能按时回家 如果 父母不细心观察 常常不能发 现孩子逃学 23 第四章 中学生心理 健康 24 一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 一 青春期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春期开始 11 12岁 到青春期结束 18岁 青春期的到来被某些心理学者称为 人生 的第二次诞生 是成长发育过程中遇到 的 第二次危机 25 二 中学生的感知觉特点 三 中学生注意的特点 四 中学生记忆的特点 五 中学生思维的特点 26 六 中学生想象的特点 七 中学生情感的特点 八 中学生意志特点 九 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27

8、 二 中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一 厌学 中学生厌学是学生消极地对待学 习活动的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对 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 厌恶 行为上远离 逃避学习活 动 28 二 中学生 早恋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有关 资料表明 我国女性的性成熟 期为12 14岁 男性的性成熟 期为13 15岁 根据中学生 性发育提前 性心理发育前倾 的自然规律来看 某些15 16 岁的中学生进入初恋期并非异 常的心理现象 29 三 中学生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是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 未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而离 家在外度过最少一夜的行为 30 第五章 青壮年心理 健康 31 一 青壮年心理特点 孔子曰 三十而立

9、 四十而不 惑 青壮年期是人生各方面迅速 发展并逐渐成熟 稳定的过程 32 一 生理心理各方面逐渐成熟 二 世界观逐渐形成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其中包括人生观 价值观 爱情 观 幸福观等 33 三 创造能力达到高峰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创造与成就的最佳 年龄是在25 40岁之间 这是人生的 黄金时代 34 二 青壮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 高考落榜 高考对于青年人来说 可能是人 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高考过程中学 生内心要承受来自家庭 学校和社 会的巨大压力 在高考之后 学生 似乎可以放松 但其内心却充满焦 虑 35 二 择业与确定方向 如果说人生的轨迹是由大大小小的 选择构成的 那么人在青壮

10、年时期 对职业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人生选 择之一 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太 多太多的机会 使青年人左右人生 经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然而当 我们惊喜之后 却发现面对众多的 选择 我们陷入了深深的迷惘 36 三 心理冲突与人生认知 所谓心理冲突是指个体面临两个 以上互不相容的目标时 所产生 的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体验 37 第六章 中年心理健康 38 一 关于中年人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类年龄做出 的最新划分 认为45岁至60岁为中 年人 这是一个由壮年向衰老过渡 的过程 39 二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孔子曾说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 知天命 处于 不惑 和 知天 命 之年的中年人具有以下心理特 征 一 中

11、年人心理发展已经进入成 熟期 二 中年人知识经验不断增长 但体力和某些心理机能出现下降趋 势 40 三 身心负荷达到顶峰 四 更年期心理反应 五 中年人面临最多的社会角 色转换 需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 能力 41 三 中年人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 理障碍 一 中年人心理疲劳 当某一行为活动强度不大 但活动 的紧张程度较大或由于活动过程简 单重复而造成的心里不安和疲乏感 称为心理疲劳 又叫精神疲劳 心理疲劳是大脑中枢局部神经细胞 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的抑制状态 42 二 更年期心理障碍 更年期心理障碍是指从中年过渡 到老年这一年龄阶段出现的以焦 虑 抑郁 疑病和猜疑为主的心 理反应 并常伴有植物性神经

12、 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三 中年人缺眠 43 四 中年妇秋思症 五 中年人 灰色 心理症 患者在性格和心理发展上发生突变 感到 焦躁不安 郁郁寡欢 缺乏判断 而本人 又矢口否认有任何毛病 它实际是中年人 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失落彷徨之感 六 病态固恋 固恋 是指性心理的发展停滞在成熟过 程的某一点上 44 第七章 老年心理健康 45 一 关于老年 二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一 老年人感知特征 二 老年人记忆特征 三 老年人学习思维的特征 46 四 老年人的情绪特征 五 老年人的情感特征 六 老年人的智力特征 七 老年人的个性特征 八 老年人反应能力的特征 47 三 老年期心理障碍及防治措施 一 老年人离退

13、休综合症 二 空巢综合症 三 老年期抑郁症 引起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原因主要 是社会心理因素 48 四 疑病症 有些老年人 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健 康 平时稍有感觉不适 即认为患了 严重的疾病 五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指由于脑部萎缩 表现 出以痴呆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 六 老年人病态心理 49 四 如何保持老年期心理健康 50 第九章 心理健康与人际 关系 51 一 关于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 就是使人与人产生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某种联系 52 二 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通过调节心身平衡 以达到 人的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动态平衡的综合多 维平衡状态 而人际环境又是人所处环境 中的重要

14、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人能否与周 围的人或人群 团体和谐相处 并从中吸 取力量 便成为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 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 际关系的优劣 53 一 良的心理品质扼杀人际关系 二 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际关系 54 三 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 人际关系影响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 人际关系影响心身疾病的形成与 发展 三 人际关系影响不良心理的矫正 55 四 理想的人际关系 一 关于理想的人际关系 二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6 五 竞争与合作 现代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 现代 世界也是一个必须合作的世界 为了生存 人们学会竞争 而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 展 人们又必须学会合作

15、 而且从某种意 义上说 合作优于竞争 57 第九章 心理健康与恋 爱婚姻 58 一 关于爱情 二 如何获得美满的爱情 59 三 男女择偶的心理差异 一 男性择偶心理特点 二 女性择偶心理特点 60 四 心理健康状况对恋爱婚姻 的影响 一 童年的不良经历 二 心理伤痕 三 过分浪漫 四 猜疑 五 自卑 六 过分苛求 七 无责任感 61 五 恋爱婚姻对心理 健康的影响 六 正确对待失恋 七 爱情之树常青的 秘诀 62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 家庭幸福 63 一 关于家庭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是幸 福的温床 神圣的乐园 家庭也是 人成长 发展的基础 人们如果有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社会上也 往往是

16、成功的 积极向上的 反之 如果整天困扰于家庭纠纷之中 则很难有所作为 甚至影响心身健 康 64 二 家庭结构变迁对人心理的影响 事物是永恒运动的 家庭也是一样 每个家庭都会经历从诞生到消亡一系 列演变过程 演变的外部表现就是家庭 结构的变迁 这种变迁对人的心理影响 极大 这就要求家庭成员尽力去适应这 种变化 防止出现心理障碍 预防心身 疾病 65 三 家庭危机 一 无爱婚姻 二 婚外恋 三 离婚 66 四 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 五 幸福家庭 67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 与事业成功 68 一 心理健康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成功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以下共同的特 点 一 自信 二 坚韧 三 目标专一 四 乐观向上 五 战胜自我 六 善于合作 七 甘于寂寞 69 二 心理健康是卓越管理的保障 一 现代管理以人为核心 二 管理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管理构想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之 一 三 领导者的特征 70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 71 一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的发展总有一定模式 这是社会 存在所决定的 如果由于内外因素的影 响 而使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 正常 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则就称此人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