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传人:夕** 文档编号:12544904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否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摘要 此对联中的“有路”和“无涯”是多余的,为二条赘语;“书”和“学”、“勤”和“苦”、“为”和“作”是三对合掌;下联和上联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均为努力求知,重复了,是副合掌对。这些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此联废了! 只要把联中的“路”、“学”、“涯”、“苦”、“作”分别改成门、笔、篷、梦、推,不但解决了原联中的一切问题,而且内涵还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还赋予了新生命!评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联中存在如下六款问题,款款致命:一)“路” : 凡上“书山”的路求知的路无平坦大路,必定是崎岖小路,所以“径”应首先解为路,因为径指狭窄的道路。要是把“路”再解为

2、路的话,“路”和“径”就重复了,因此,“路”不能解为路。 “勤”则必熟,熟能生巧。此乃客观规律。所以攻读的好路子、好途径即好方法基本上便由“勤”而生,勤是本质所在。显然,这里的“径”是双关的,既是进路又是方法。要是把“路”再解为途径或方法的话,“路”和“径”就重复了,因此,“路”不能解为途径或方法。在相同的情况下,为简练计而取用双关的,那是理所当然。 .“书山”是必然能满足所有求知者阅读的,所以它意味着堆积了各种各样、各门各类、无穷无尽的书籍,求知者不需要谁再来表达或提醒,只需去精心选择和努力阅读就行了。要是把“路”再解为门类的话,“有路”就和“书山”的部分寓意重复了,因此,“路”不能解为门类

3、。 由、可见:“有路”对服务于此上联的中心意思(见下面)而言再无一用,是的的确确的多余了。“有路”是一条赘语!二)“无涯” :“海”内已包含了无涯之意的形容,也就是说只要一提到海就等于跟着提到了无涯,不可分离,所以“无涯”是的的确确的多余了。“无涯”又是一条赘语!对联中必须这样惜墨如金。由一)与二)可知:现在对联变成了书山勤为径,学海若作舟。三)“书”与“学”:“书”:象征知识。“学”:对联要求“学”和“书”必须对仗,因为对偶是对联的要件之一。“书”是被用作名词的,所以“学”也只能跟着被用作名词。属名词的“学”也解为知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学”解为“学问”、而学问又解为“知识;学识” )。

4、由、可见:“书”与“学”都解为知识,犯重了,是一对合掌!四)“勤”与“苦”:“勤”:用于上“书山”求知过程中的“勤”解为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勤”解为“尽力多做” 、还可参考:勤劳解为“努力劳动” ,则“勤”就是努力;四角号码新词典中“勤”解为“努力,不懒惰”。)。“苦”:用于渡“学海” 求知过程中的“苦”也解为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苦”解为“尽力地” )。由、可见:“勤”与“苦”都解为努力,犯重了,又是一对合掌!“勤”与“苦”原本是由同义组合词勤苦拆之而来的。五)“为”与“作”:“为”就是“作”;“作”就是“为”,犯重了,还是一对合掌!六)已由三)、四)、五)表明了“书”与“学”

5、同解知识、“勤”与“苦”同解努力、“为”与“作”同解作(或同解为);“径”则上也(径则为路,路则为行路,朝山上行路则为上。),“舟”则渡也,上“书山”与渡“学海”之意是同解为求知。可见:上、下联的中心意思完全一模一样,均为努力求知,犯重了,对联成了副合掌对,这是对联中的最大忌!由以上的可证明原对联是付废联。最后,试改之: a)学生建议作者除给了求知者予大志和方法外,再给些勇气和信心;因为造化给每位读者的机遇和时运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每位读者面前的知识之门,甚至是金库之门都是开着的,所以我认为“书山”首先应该有进口,即是有门的。把“路”改成门。b)因为攻读时需勤于手脑并用;勤于做笔记;同时,学到

6、了书本知识后,要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还需不断修正、补充、深化,乃至创新创造、著书立说,还要设计与制图笔耕永无止境。笔象征写作,把“学”改成笔。c) 任何海都是无篷的;“笔海”内也是无篷的,因为笔耕者只能拥有“苦”舟,即只能拥有无篷之简陋小舟,他们注定要饱受风打雨击,霜刀雪剑!写作之路就是如此艰辛。所以要点明“海”无篷。把“涯”改成篷。d ) 由上可见:“苦”既在“勤”中,也在“无篷海”里,即“苦”作舟之苦已在内涵中,所以不能再用“苦”了;运我民族已孕梦总之,舟既是艰辛之舟,又是梦想之舟,也是双关的。把“苦”改成梦。e)上书山与渡笔海就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伟大的中国梦鼓舞着推动着把“作”改为推。这样,原对联就变成了:书山有门勤为径,笔海无篷梦推舟。 有任何指导请联系qq:1456690360 2019.11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