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之行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433404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之行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之行总结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之行总结范文 总结南昌之行白云小学刘炎今年有幸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我非常的开心。 回归自己的家乡来到曾经的母校任教,我心中有着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庆幸,这里有我曾经的老师,熟悉的环境,让我倍感亲切。 在各位领导的关怀照顾之下,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 在这里我要由衷的表达我对中小校长和各位领导的感激之情,感谢你们给予我们新到来的年轻教师这么重要的学习机会,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也从中真的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我要感谢陈主席和许主任这一路的辛苦,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深深地感动着我,特别是像妈妈般的陈主席

2、主动放弃自己与朋友相聚的机会毅然决然的全程陪同我们学习,照顾我们这么多人的就餐住宿,就如同妈妈对孩子一样真心对我们很好。 还有像哥哥一样的许主任一直忙前忙后,说实话我很心疼他,一直是带病陪着我们,一路都在吃药身体特别的不适,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作为刚入行的年轻教师最好的榜样和教师这个行业中最好的典范,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谢谢你们,真心谢谢你们。 说到这次南昌之行的体会,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震撼,首先是场面震撼,一千多个全国各地的老师坐在一起学习,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连学生都是换了一波又一波,可见这次活动多么受重视。 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家老师上课真是让人无比震撼,从没有想象过印象中的枯燥乏味的

3、数学课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这么的生动有趣,在我们看来的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可以剖析的很深刻,很难的问题他们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我想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肯定获益匪浅。 作为英语专业出身的我目前教的是语文和英语,有些许遗憾的是没有听到专家老师上语文和英语课,但是我始终相信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只要是优秀的公开课,肯定有它们的共性,所以接下来我就分别谈谈我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的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一些品质。 首先是郭亮老师,年轻帅气的郭老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以下这么几点第一,年轻充满热情,激情四射,整堂

4、课收放自如。 所有的老师中算郭老师最年轻,所以他的课就充满了他那种年轻有活力的氛围,学生无拘无束,这一点是由老师自身的气质所决定的。 第二,应变能力非常好,面对突发状况,有条不紊的应对,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学习的。 课程一开始投影仪就出现异常状况不工作了,课程还没进行一会黑板差点倒下去砸到下面的老师,面对这样一些对于公开课是致命的状况郭老师不慌不忙,不但自己解决了投影仪不工作的问题,还用自己敏锐的反应,阻止了一个现场小事故的发生,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对于郭老师的课,从实际生活中找出圆来导入新课是很好的,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要细心的发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这点在郭老师的

5、课中有深刻的体现。 最后一点对于我们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那就是用优美的音乐和一句名言来总结自己的公开课,对于我们今后来说这一点是非常实用的。 郭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数学重要的不是结果,结果始终是不变的,但是过程有千万种,所以数学课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索发现的结果。 下面我想谈谈从庄惠芬老师的课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第一庄老师特别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她认为小学数学应该是站起来的小学数学,要让学生动起来,与传统的数学课堂区别很大。 在学习图形的分割这一课题时,庄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画图形进行分割,而是让学生画图形再剪下

6、来,然后引导学生怎么分割这些正多边形。 教学过程不在停留在黑板上,而是回归到了学生自己身上,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庄老师非常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且提出要关注孩子的纯真的童心。 庄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课程中很多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尽管很多是错误的,但是庄老师并没有抹杀学生的种种想法,而是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给学生启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想法问题出现在哪里。 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作为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第三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一位老师走进课堂之前都要思考即将要带给孩子们什么,走出课堂要反思自己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 作为老师确实应该这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7、,教师在课前应该好好备课,思考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多的吸收消化,结束每一堂课后应该认真反思孩子们学会了什么,真的学会了吗?在郭老师和庄老师之后我想说说牛献礼老师,这位老师不但会上课,而且理论知识也很丰富,走进他的博客,让人感觉他的大脑真是为教学而生的,发表了几百篇的教学论文还有那么多的杂谈等等,能够把日常的教学提炼成理论,还能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所以牛老师真的确实很牛。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牛老师交给我的一些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 第一老师的坚守与变革。 老师坚守什么?我想老师坚守的东西很多,比如对学生不放弃,对学生的关爱,以学生为本也就是“生本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

8、是对教师职业最好的诠释,还有应该坚守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等等。 那么变革什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不同,过去我们认为很多对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的发展,比如以前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如今我们提倡以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所以我们需要在坚守的过程中去变革,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不应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应该在变革中前进和发展。 第二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每一个学科都是一种教育手段,所有的学科都是以培养学生发展为目的。 教学局限在学科,但教育不会,教育包含教学,这种逻辑关系很微妙的,在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还要让这一学科成教育学生的手段,

9、数学语文英语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手段,它们不再局限于教知识。 第三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数学是什么?哪里有数学?数学怎么样?小学数学的特点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和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题和主线,以学会思维为重点和核心。 虽然现在对于牛老师的理论理解有限,是因为我没有接触过数学,但是在今后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将来教数学的实践活动中,这些数学教学理论肯定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我一并把它记录下来了。 在这里我必须要实话实说,以上的老师授课过程中我把需要记录的东西都记下来了,才有上面那些不成熟的见解,但是下面我要说的这位老师,全程下来我没有记录一个字,不是上的不好,而是我被她的

10、课深深地吸引了,听着听着就忘记要记录了,正如那群可爱的孩子到了下课的时间还请求老师再上一会,还意犹未尽的沉浸在里面,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吴正宪老师。 这次学习,全国很多的老师都是慕名前来的,这次课其实在三十年前吴老师就上过了,当时就有人对她印象深刻,没想到三十年后她的课依然这么受欢迎,我想这就是吴老师这么多年奋斗在一线教学和在全国做教学研究的成果的体现吧。 对于吴老师这次授课,我的感受也是深刻的。 第一吴老师擅长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的有趣,从而使学生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整堂课就像是在聊天,给人以轻松自然的感觉。 吴老师说话轻声细语,样子看起来就那么的和蔼可亲,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

11、话,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对于小学数学中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这么一个逻辑复杂的抽象概念,吴老师请两位学生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场景,轻松快乐的引出了这三个概念。 第二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这又是吴老师一大特色。 教师的主导性是潜在的,而学生的主体性是很明显的。 在这堂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课中,吴老师请一位学生来代替老师站在讲台前面来向其他同学提问,而自己坐在下面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之间的对话,全体学生自始至终都在主动积极地参加整个活动,通过探讨交流辨析整合,最终大家都弄清了什么是时间速度和距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吴老师多次提的三个思考和三个基点,作为老师应该要思考数学课堂还缺

12、什么?数学老师还缺什么?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三个基点是真正读懂学生,正真读懂教材,正真读懂课堂。 在这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不能再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世界,用成人的想法去理解学生的需要,而是要回归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这样学生才能快乐的学习。 两天的学习,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见吧,我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这次学习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努力,我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教师这份工作,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这些大师的风采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才是正真课堂教学,这次南昌之行真心让我受益匪浅,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创造这次学习的机会,回来之后我一定会好好消化,学以致用,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