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17850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倒数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公开课说课稿 倒数的认识.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

2、数。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重点:倒数的求法。难点: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关键:理解倒数的意义。二、说教法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特别是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创设“取名称”、“找朋友”、“我来试试看”、“我来当名医”、

3、“火眼金睛”等情境,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三、说学法“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四、教学程序设计(一)激趣引入,导入新课1、请说出结果是1的算式(微机显示),如:3/88/3=15-4=199=1等等。2、观察、分类:学生可能会以加、减、乘、除或和、差、积、商是1为标准进行分类。

4、3、思考:结果是1的两个数有何特点?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取个名称吗?可能会有以下回答:加法中两个数的和是1,名称:补数减法中两个数相差1,名称:邻数除法中的两个数是同一个数,名称:镜数乘法中的两个数(微机只演示积为1的一组数,让学生再观察),名称非常好听,又很符合它们的特点:数学上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4、顺势揭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倒数(出示课题),以上让学生自己提供教学材料,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取名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两个数存在的特点,这样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二)举例辨析,理解意义。分三步进行:一是微机出示:(1)什么是倒数?满

5、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让学生按“读、思、划”三步阅读课本,即一边读书P19,一边思考,并把重点知识或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结合例子说明:3/8和8/3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二是同桌互说,举例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理由,充分感知。三是让学生回答,进行交流:怎样理解“互为”的含义?能说某数是倒数吗?(举例如:“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能说成“小明是好朋友”或“小华是好朋友吗”?)此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而不是“和(差、商)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

6、数的依存关系。(三)观察比较,归纳方法该环节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注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找朋友好朋友,手拉手”,请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微机显示:7/911/662/39/7、6/11、1/6练习后,质疑“为什么2/3孤零零地站在哪里?”学生回答后,再激趣:“大家有勇气探索求倒数的方法吗?第二层次-我来试试看:我能行写出11/6、1/5、9和15/8的倒数(微机显示)提示:如有困难,可先自学课本,或请教你的好朋友,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第三层次-回顾、交流1、小组交流:(1)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怎样

7、表示它的结果?2、全班交流,突出重点:(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何特点?(2)强调:到数可用“”表示,不能用=表示。(3)重点讨论“9”和“15/8”的倒数求法过程,动态演示成:(见演示稿)此环节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细心体会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倒数的方法。设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四)辨析比较,弄清特例1、微机显示:你最喜欢下面哪个数的倒数?为会么?(见演示稿)设计这样一个针对性练习,既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既有对刚刚学过的倒数求法的运用,又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1的倒数为什么是它

8、本身?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0没有倒数?这样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2、数学诊所:“我来当名医”有病就治。(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1。()(2)2和它的倒数的和是5/2。()(3)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4)小数的倒数大于1。()(5)在8-7=1和33=1中,8和7,3和3是互为倒数的。()(6)a的倒数是1/a。()本设计围绕易混易错之处,让学生用手势判断,进行辨析,训练说理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五)回顾、质疑,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先闭着眼睛想一想,再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该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自主探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