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1166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广州化学考前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广州高三考前训练题(注:主要是结合广州三次模拟考未考查到的知识点组合试题,一些重要的高考重现率高的考点教师可自行增加)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OHSO2HSO3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 + 4H+ NO= Fe3+ NO + 2H2O C用NaOH溶液吸收废气中氮氧化物:NO+NO2+OHNO2+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原子序数原子半径/nmXYZMN2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来源:Z。xx。k.Com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弱C

2、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D3如下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少量氢气,用排水法收集B在蒸发皿中给十水碳酸钠加热脱水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6.55mL的KMnO4溶液D用分液漏斗分离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B4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 + NH4Cl = NaCl + N2 + 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NO2发生氧化反应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

3、lC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B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C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比较氯、N的非金属性强弱D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6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20.07

4、4主要化合价+1+3+2+6、-2-2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 B氢化物的沸点H2D H2E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B DC2+与A+的核外电子数相等AB7.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 -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不移动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BD8下列实验装置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铁制品表面镀锌 B

5、验证碳酸酸性强于硅酸C白色固体先变黄色,最后变成黑色 D浸在冷水中的玻璃球颜色较深BC9.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图1装置除去C12中少量的HClB. 用图2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取NH4Cl晶体C. 用图3装置制取纯净的CO2气体D. 用图4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AD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NH4+)相等的(NH4)2SO4、(NH4)2Fe(SO4)2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Fe(SO4)2 c(NH4)2SO4 c(NH4Cl)B若0.3 mol/L HY溶液与0.3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6、溶液的pH = 9,则c(OH)c(HY)c(H+)1105mol/L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D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c(CO32) + c(OH)AD请回答下列问题:(1) A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3分)。(2) 由A到B的反应通常在低温时进行。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填字母,2分)。a b c d(3) 在E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填字母,2分)。a b c d(4) F的结构简式 (3分)。(5) D

7、的同分异构体H是一种-氨基酸,H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则H的结构简式是 (3分)。高聚物L由H通过肽键连接而成,L的结构简式是 (3分)。31.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CaCO3、H2O外,还需要 等原料。(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过滤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操作方法是:_。(

8、4)若过滤I的滤液中的Ca2+浓度低于1.0105 molL1时可认为被沉淀完全。若要使Ca2+沉淀完全,则滤液中CO3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得低于 。(已知:Ksp(CaCO3)=5.0109)(5)写出蒸氨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 a熔点较低(29熔化) b能导电 c能制冷 d无毒31.(1)KCl NH3 (2分,少写1个或错写1个扣1分)(2)CaSO4CO32=CaCO3SO42(2分,离子符号错,得0分)(3)用滴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若产生气泡,证明滤液中含有CO32(3分,每项1分,少一项

9、扣1分)(4)5.010-4mol/L(2分,没有写单位扣1分)(5)CaO+2NH4Cl+5H2O=CaCl26H2O+2NH3(2分,未配平或无“”或“”共扣1分)(6)a d(2分,少1个或错1个扣1分)31 I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 2Fe(s)+3CO2(g) H (1)已知:Fe2O3(s)+ 3C(石墨)2Fe(s)+3CO(g)H1 C(石墨)+CO2(g)2CO(g) H2 则H (用含H1、H2代数式表示)(2)高炉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Fe2O3COFeCO2甲/mol1.01.01.01.0乙/mol1.01

10、.51.01.0(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 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右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若容器压强恒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 D增加Fe2O3就能提高CO的转化率II纳米MgO可用尿素与氯化镁合成。某小组研究该反应在温度为378398K时的反应 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编号温度/K反应时间/h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实验目的37833:1实验和探究 实验和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3

11、7844:13783 39844:1右图为温度对纳米MgO产率(曲线a)和粒径(曲线b)的影响,请归纳出温度对纳米 MgO制备的影响(写出一条): 31I(1)H13H2 (2分)(2) (3分) (3)60 % (2分) B(2分)II 4:1(1分)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2分) (1分)在378398K(1分),生成的纳米MgO的粒径大小无明显变化(合理则给分)(2分)或者:在378K398K(1分),随温度的升高,产率增大(2分)383K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形成较小的颗粒(3分)32. 实验室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

12、SO47H2O),过程如下:(1)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_(填编号);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2)在中已知FeS中铁元素生成Fe3+,写出FeS、O2、H2SO4反应的方程式_ _;(3)在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4)在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硅酸盐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 _;(5)在中,将溶液Z控制到7080 的目的是_ _;(6)为测量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称取2.700 g样品,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滴加过量的BaCl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3.495 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SO4)n,求该聚铁样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