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0228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下)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 得 分第卷选择题(1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郝(ho)叟 蝉蜕(du) 哽咽(yn) 可汗(hn)B骊(l)歌 木屐(zh) 讪(sn)笑 环谒(y)C炽(zh)痛 镐(go)头 默契(q) 污秽(hu)D重荷(h) 磐(pn)石 气冲斗(du)牛 胡骑(j)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斑谰 鞠躬尽悴 迥乎不同 锲而不舍B狂澜 家喻户晓 一反即往 力尽心血C臃肿 妇儒皆知 潜心贯注 杂乱无脏D筹划 锋芒毕

2、露 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C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书包只好甘拜下风了。D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事件一再发生,提醒我们每一个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能否保持地球气候环境的适宜,是我们在此星球上生存繁衍的前提。B、 频繁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已经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发展。C、 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难道我们对此有

3、不可推卸的责任吗?D、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捍卫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5、下列文言词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世隶耕(属于) 朔气传金柝(北方)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B、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愿为市鞍马(集市) 贤于材人(胜过)C、 邑人奇之(奇怪)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即更刮目相看(重新)D、 见往事耳(了解) 万里赴戎机(战争) 稍稍宾客其父(客人)第卷 非选择题(90分)二、古诗文默写。(每条横线1分,共12分) 、此夜曲中闻折柳, 。、_,凭君传语报平安。、_,野渡无人舟自横。、正是江南好风景,_。、苍苍竹林寺, 。、有约不来过夜半,_。、_,云从

4、窗里出。、夜发清溪向三峡,_ _。、_ _,各领风骚数百年。、而那过去了的,_ _。、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 ,_ _。三、综合性学习: 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7分)、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 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_传四海(2分)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

5、语是:_ 。、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3分)答:_ _ 四、阅读口技选段,完成下列试题。(17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

6、,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每个字词1分,共6分)会宾客大宴( )意少舒( )以为妙绝( ) 妇抚儿乳( )中间力拉崩

7、倒之声( )不能名其一处( )2.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 3.在文中找出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一句即可,2分) 句子: 4.文章前后两次把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分)答: 5.拓展延伸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

8、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3分)我的描述: 五、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下面问题。(8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1分)。答: 2、“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中的“忽然”表现了什么?(2分)

9、答: 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答: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3分)答: 六、阅读三袋米的故事一文,完成下面问题。(16分)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

10、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