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539786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健康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我们爱清洁教学目的:培养小学生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清洁,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洁,清洁的环境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心情。教具和学具:教学挂图、录像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已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 床后都做了些什么?(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洗脸、刷牙、梳头)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故事。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师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整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爱整洁。(板书标题:1、我 们爱整洁)2、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

2、洁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A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再看一看这个书包,书包的外面是脏的,里面的书本又放得怎样呢?我们说:这书包不干净,不整洁。B、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又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了解“按时”的含义A、我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B、我们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时间段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的多干净,的头发(小辫)梳的多整齐他们真整洁呀。2除了做好个人卫生,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

3、、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A、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B、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2)在学校爱整洁。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清扫教师的步骤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先开窗,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我们才会真的开心?说一说,你家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是怎样的?你为家庭的整洁、舒适做了些什么?联系书中的四幅图,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为什么?图中的几位小朋友哪个

4、做的对,哪个做得不对?2、不随地吐痰教学目的:1、让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2、让学生初步知道“吐痰”这件个人小事与社会风尚、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在不同情况下需要吐痰时应当怎样做,教育他们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教具和学具:3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投影片或多媒体动画:一个人在乘坐的公交车内大声咳嗽,随之旁若无人地随口吐出一扣痰(或将痰吐到车窗外),众人惊愕。教师提问:你见到过这种现象吗?你当时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众生议论)(2)教师谈话:吐痰看似一件个人小事,因为人人都会又痰。但随地乱吐痰则是一件损人利己,有损城市、社会文明形象的大事。今天咱们就

5、来讨论讨论“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这件事,好吗?(板书:2.不随地吐痰)2学习新课(1)教师谈话:早在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初,(那时你们还没有出生呢,众生笑)南京市政府就曾向全市人命发出争做文明市民的号召,其中要求市民做到“七不”。你们知道是哪“七不”吗?不知道?那没关系,因为你们太小嘛。(手势比喻,生又笑)。(投影片或电脑字幕)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仍垃圾,不损坏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坏花草树木,讲秩序不乱闯红灯。从南京市制定的“七大”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随地吐痰”被列为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性。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危害?小朋友们能先

6、谈一谈你们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议论并各抒己见)(2)师:同学们的知识真多,见识真广。下面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痰是什么,痰里面,尤其是病人的痰里面藏有哪些害人的坏东西。(3)显微镜玻片放大图或投影片教学。了解痰是由人体肺泡、气管、支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是人体分泌的废物。(配挂图教学)(投影片显示)痰液中常含有的细菌、病毒图。(白喉菌、麻疹病菌、感冒病毒、结核杆菌、脑膜炎病毒等等)师:讲述:随地吐痰能传播多种疾病。理解:为什么说“痰液会随风四处飞扬”?4讨论:A、为什么把痰吐到地上后,为了避免影响环境整洁,我用脚去踏、擦也不对?B、把痰吐到墙角或草丛里行吗?为什么也不对?(4)师讲述:社会上就是有

7、许多人不文明,不礼貌,不讲公共道德,随地乱吐痰,你见过这种现象吗?在哪儿见到的?(联系“说一说”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问:为什么说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违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呢?(联系下列三小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引导)不卫生:痰吐到地上、墙壁上、角落里,都会留下斑斑痕迹,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吐出的痰,像脓似的,不仅很脏,令人恶心,而且会严重破坏环境卫生;痰里面的大量细菌在灰尘里四处飞扬,很容易使健康的人染上疾病。不文明:随地吐痰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那种旁若无人的随地一吐,会影响我们的民族形象。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民,包括我国港、台、澳地区的人民,都十分重视整个民族和自身的

8、文明修养。他们从不乱扔垃圾,更不随地吐痰,就连有时咳嗽都会用手帕捂住口,以免飞沫四溅。违反公德:那些只图自己方便,不顾别人身心健康,随地吐痰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缺少教养的自私的行为。因为痰里带有病菌,会传播疾病,因此随地吐痰是一种缺少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5)怎样正确地吐痰呢?讨论:有时感冒咳嗽要吐痰怎么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3、换牙的卫生教学目的要求:5使学生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恒牙是永久牙。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保护自己的牙齿。教具和学具 ;教师:有关牙齿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投影仪等。学生:小镜子、牙刷、水杯、洗净的水果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两排

9、。嚼饭又切菜,活儿干得快。你若猜不出,张口它就来。谈话导入:洁白、整齐的牙齿使人看起来健康、美观。请小朋友取出小镜子,看一看你的牙齿白不白,数一数你有多少颗牙?同学们现在的牙叫乳牙,这是从生下来 67 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的,共 20 颗。启发引导:从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看,有人已经开始掉牙了,还有的新牙已经长出来了,这些刚刚萌生的牙叫恒牙,是人一生的牙。小朋友现在正处在换牙期。换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方面的卫生知识。(板书课题:3。换牙的卫生)2、学习新课了解牙齿的作用。指定门牙脱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咬嚼事务不方便,说话、念书时发音不准等)小结:牙齿有切断、研磨事务

10、等功能;牙齿还能帮助人准确发音认识恒牙。对着镜子数一数你有多少颗牙?他们是恒牙还是乳牙?讲述:换掉的是乳牙,萌生出的是恒牙,恒牙是人的永久牙。看一看乳牙的样子,比一比恒牙与乳牙有些什么样的区别?(乳牙细小些,恒牙大一些)乳牙到一定时候就会被恒牙换掉,恒牙掉了就无法再长了,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恒牙。6怎样保护恒牙。齐读换牙卫生 1、2、3 点。引导讨论:为什么不能用刚萌生的新牙咬硬东西?同学中有谁用新牙咬过硬东西?有什么样的感觉?(按小组讨论)让几位小朋友啃咬洗净的水果,并说一说啃咬、嚼食的感受。全班小朋友都试一试。为什么不能吮指头?吮指头除了不卫生之外,对新牙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早晚刷牙,饭

11、后漱口对新牙的生长有什么好处?小结:用新长的恒牙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咬不动,更主要的是会导致牙根松动,容易造成牙齿错位,既影响咀嚼,还影响美观。此外,恒牙刚萌生时,牙根处会发痒,很多小朋友爱用舌头去舔,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经常舔牙龈会使新牙向外翘或向里凹,形成畸形,影响美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恒牙生长有什么益处?你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吗?学生回答。(保持口腔清洁,创造恒牙生长的良好环境,预防龋齿)出示投影片,按小组进行实际操练。(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3、巩固练习知道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节。你认为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讲述并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12、们懂得了换牙时应该注意哪些事和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刚生长出来的恒牙。下面我们一起来念儿歌。(拍手打节拍)兄弟生得白,队伍排两排。嚼饭又切菜,活儿干得快。你若猜不出,张口它就来。74、预防蛔虫病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蛔虫并了解蛔虫的危害。教材重点难点: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那儿?教具和学具:预防蛔虫病、投影挂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提问:小刚今年 7 岁了,一日三餐吃得一点不比别人少,可就是面黄肌瘦,还常喊肚子疼,妈妈老说他:“小刚、小刚,一点都不钢,成天病歪歪的,懒洋洋,像个大懒猫。”小朋友,你们说说小刚是怎么了?(学生各抒己见)师讲述:对,小刚是生病了,而是生了一种许多不干不净、不讲卫生的小朋友都会得的

13、病肠道蛔虫病。(板书:4.预防蛔虫病)2学习新课认识蛔虫并了解蛔虫的危害。师讲述:(出示或投影挂图)蛔虫是藏在人的肠子里的一种虫子,我们把寄生在肠子内的许多虫子叫做肠道寄生虫。(板书:肠道寄生虫)提问:你有没有得过蛔虫病?得了蛔虫病后,你感到对身体或学习有什么影响吗?讲述:蛔虫在人体内主要生活在小肠里面,跟人抢食营养,还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蛔虫在人体内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到处乱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讨论:你认为蛔虫是怎样,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我们身体内并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的呢?(学生众说纷纭)让我们看一看这些坏蛋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吧。(插图或多媒体动画)防治蛔虫

14、病。师谈话: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预防和消灭它?(学生讨论,发言)讲述:蛔虫病的危害虽然很大,但还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板书:预防蛔虫病)因为蛔虫的繁殖是有一个循环过程的。因此如果我们把握好食品“入口”这一关,就可以大大降低或减少蛔虫病的可能性。3巩固与反馈讨论:你知道什么是肠道寄生虫病?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那儿?联系书中的“议一议”,说说如果你得了蛔虫病该怎么办?小结:阅读课文“读一读”中的儿歌总结全课学习内容:蛔虫病的危害大。要注意饮食卫生,患病要就医。85、一日三餐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教材重点难点: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教具和学具:图表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

15、话: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讲述: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板书:5.一日三餐)2、学习新课一日三餐好处多谈话: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食物,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学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呢?每日一餐行不行?如果你每天只吃一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日三餐有又什么感觉呢?学生讨论并汇报。讲述: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 小 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 4 小时,肚子就会

16、饿了,就又该吃饭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科学安排一日三餐。讲述: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感,同样会损害胃。因此吃饭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课文第二句话:早餐应该吃得好,午餐做到要吃饱,晚餐讲究精而少。提问:什么样的早餐叫做吃得好?中餐为啥要吃饱?怎样才能吃得饱?晚餐的“少而精”指的是什么?清淡,以蔬菜为主,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等。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9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3、巩固和反馈看一看,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各是哪一餐吗?除了时钟可以给你提示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出正确答案?做一做: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6、吃饭要细嚼慢咽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教材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