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2539776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定州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 1 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B今年 6 月 27 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C老张夫妻俩下岗不失志,办起了一家快餐店,经过他们的惨淡经营,这家小店的生意十分红火。D10 月 1 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分别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 。 “帘外雨潺潺” 。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 。似乎天地荒芜, 。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A B C D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 “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里,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B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我无意感叹老之将至,而只想说,岁月无情,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人生,珍惜友情。C许多暴走者,是自认为体重超标者,他们抱着坚定的减肥信念,走上漫漫长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日复一日地坚持着。D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句子是人类并非像想象的那样脆弱,紧张的确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_。生活在战争期间的人,发病率明显

4、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这是由于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所以长期充满活力,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A适度的紧张还可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B适度的紧张还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C因为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处于戒备状态,所以疾病难以发生扩展。D疾病难以发生扩展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而处于戒备状态。5下列各句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是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

5、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苡和资中筠这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到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干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势力,不要节外生枝。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美人鱼公映 12 天就收获了 2465 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美人鱼票房超过 30亿指日可待。A B C 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们提及孔子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时,常常认定孔子奠定的儒学是排斥科学技

6、术的。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儒家对科技的鄙视和推动表现在“仁知统一”上。所谓“仁知统一” ,即道德行为(仁)和理性认3识(知)的结合。对于仁知的统一,孔子是这样论证的:一方面,知从属于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 ;另一方面,知是仁的必要条件(“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 。仁知由如此的互为前提而贯通为两者完美结合的“中庸”这一“至德” 。但是,这“知”却不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是明确的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而,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由于伦理理性居于知识理性之上,科学技术成为雕虫小技,处于遭贬抑的地位。然而,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仁知统一”对科学技术只具

7、有排斥的作用。因为,如果某些学科的认识(知)对象同时具有道德(仁)的属性,即这些学科本身是“仁知统一”的体现,那么在孔子奠定的“仁知统一”的支配下,这些学科就会得到重视,获得较大的发展。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儒学演变的历史特点中,找到一些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线索。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有两个时代特别重要。一个是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再一个是宋代,是传统科学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期。而在学术思潮发展领域,这两个时期恰恰一个是独尊儒术(汉代) ,再一个是儒学复兴(宋代)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吗?我们不能设想,当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

8、处于高度发展的繁荣阶段时,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却会是一种对科技发展完全是消极影响的思想。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能获得高度发展,必然有其赖以发展的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及其思想和文化原因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在汉代和宋代这两个时期,儒家思想正是适合并促进科技发展的思想原因之一。总之,儒家思想对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很不相同,应该对其作具体分析,而不可将其一概否定。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的儒学不完全排斥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孔子儒学中“仁” “知”观在一些方面其实也推动了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B. 孔子认为,

9、从属于道德行为的理性认识,也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所谓“仁知统一” ,其实就是指道德行为与理性认识的结合。C. 孔子的“仁知统一”中的“知” ,不仅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且也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D. 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科学技术处于遭贬抑的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伦理理性的“仁”居于知识理性的“知”之上。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孔子“仁知统一”支配的时代,当有些学科的认识对象同时具有道德的属性时,这些学科就4会得到重视,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B. 除了孔子“知仁统一”观本身外,我们还能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儒学演变的历史特点中,找到这两者是

10、如何排斥或者互相推动的。C. 独尊儒术的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这不是巧合,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时的儒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 从历史上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原因很多,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思想和文化原因,就宋代而言,儒学复兴至少算是其中一个。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汉代和宋代,儒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至少当时的儒学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 孔子的“知”与“仁”最终结合融汇为“中庸” ,因此不难理解, “中庸”就是道德行为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从而成为孔子的“至德” 。C. 综观历史,我们找到了

11、汉代、宋代儒学推动当时科技发展的线索,但是并不代表这一时期的儒学对科技发展就没起到过消极作用。D.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被视为雕虫小技,是因为这些学科本身缺少伦理理性方面的属性,从而被处于支配地位的儒学所排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江南春叶德成春迟迟,暖风拂面。草萋萋,万木葱茏。不知不觉,春天又一次来到人间。此时百花怒放,并蒂串连,把春风的多彩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算是“春天交响曲” 。此情此景,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慷慨给予的春光和绚烂,收获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与安详。春意渐浓,人流如潮,踏春而来,足音轻叩,行走在江南斑斓的春天里。杏花、桃花、樱花,层层叠上,多情姿媚,流香四溢,芳馨

12、袭人。漫山遍野的花仙子楚楚动人、美艳多姿,株株花繁似锦,红的灿若蒸霞,绿的娇嫩含羞,像一首抒情的诗,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蜜蜂乐了,蝴蝶乐了,游人乐了。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不知是春风醉了江南,还是江南醉了春风。 “赏花开自在,寻恋之芳踪” ,眼中漾着淡淡花香。也不知我的脚步是否惊扰了千年繁华的“吴越春梦” 。江南宝地、太湖之滨,江南地区矗立着一座座山水兼得、人文荟萃的城市。二十几年前大学毕业5不久,年少不更事的我辞去优越的政府机关工作,从闽南只身踏上江南这块热土打拼,历经万难千险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创出了一番天地,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如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

13、上了这里的江南风光。蠡园是江南名城无锡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与范蠡西施的故事有着很深的渊源。传说当年范蠡与西施就是隐居于此,因西施、范蠡泛舟湖上而得名的蠡湖,原名“五里湖” ,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后人在蠡湖之滨又建造了蠡园,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蠡园的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这里还有江南独秀的太湖鼋头渚,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有乾隆皇帝下江南钦命的“天下第二泉

14、” ,有江南名园“寄畅园” 、惠山祠堂群、惠山古街、龙光塔等数不胜数的胜迹,堪称“露天历史博物馆” 。古城墙下的花红柳绿,荡漾着盎然春意,成为春日里踏青的最好去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江南的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渺,峰峦隐现,气象万千。独占鳌头的江南太湖风景鼋头渚,山清水秀,天然胜景。赵朴初赞道“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境内海外。春风吹来,吹开了鼋头渚畔的万树樱花,长春桥两旁的百余株单瓣早樱,远望如雪花飞絮,近看浓淡相宜,花枝水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从山下俯视,感觉那阵阵春风吹皱了湖水,吹绿了山野。在春日姹紫嫣红中,在

15、苍翠绵延的山峰里,忽见樱花的粉红、雪白,铺天盖地缀满枝头,那种明快的青春气息和撼人的气氛,让人屏住呼吸,让人心潮涌动,让人过目难忘。醉在江南的旖旎风光之间,坐下来喝茶聊天让人醉意更浓。 “太湖翠竹韵飘香,壶中清友自芬芳。”最美江南,春茶最好。江南茶品种很多,除了太湖翠竹还有洞庭碧螺春、无锡毫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这套茶艺共12 道程序,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太湖毫茶

16、外形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茶汤晶莹隐翠,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别具风味。若以二泉水冲泡,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在这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不妨独坐春山,一壶茶、一卷诗,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细细感受一下春的诗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调心安适,通透人生,处处美景也。(选自华夏散文 ,有删改)69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第段描绘了一幅万木葱茏、百花怒放、多姿多彩的绚烂春景图,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又为后文具体描写江南春天作了铺垫。B.“株株花繁似锦,红的灿若蒸霞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漫山遍野众花盛开、花繁似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