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96090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安徽语文卷详解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

2、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

3、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类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

4、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5、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B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答案:B解析:“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错。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

6、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答案:C解析:A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是说明“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的。B“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它只是由其中一种想象形式构筑的。D“先分后总”错。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

7、着不可分割的联系。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答案:D解析:A文中无依据;B张冠李戴,应为“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C应为“梦幻空间以现实空间为依据”。二、(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

8、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

9、,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

10、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答案:D解析:归,让回去。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因杂出经又目试 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 农人告余以春及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 乃不知有

11、汉 答案:C解析:介词,把。A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于是通过,经由;D才竟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

12、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答案:A解析:“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错。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答案: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解析:注意重点实虚词“骤”(突然)、“骇”(感到吃惊)、“然则”(这样那么)的翻译。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答案: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解析:注意重点实虚词“以”(因为)、“走”(逃跑)、“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退”(使动

13、用法)的翻译。(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解析:感情的把握要注意结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14、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解析:注意分清景物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并口味其表达效果。(三)背诵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5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6)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虽九死其犹未悔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不宜妄自菲薄 俯察品类之盛 响穷彭蠡之滨 鹿门月照开烟树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