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38190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40 Cl-35.5 O16 S32 Fe56 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H2SO4 C2H5OH Na2CO3 CO2BHCl CaO NaHCO3 COCSO3 Ba(OH)2 NaCl H2O2DHNO3 NH3H2O NH4Cl H2O 2塑料制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若回收利用不当也会造成

2、“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属于A有机合成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3、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缺铁会引起人体贫血B. 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的鉴别可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D. 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4、药用胶囊中铬的含量严重超标,可危及人们的生命。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内容。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电子数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区分铁丝和铝

3、丝,用磁铁吸引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 对现象的认识D对防锈的认识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6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气体,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氧化铜,不含氧化铁 B肯定含有碳酸钙,可能含炭粉C肯定含有氧化铁,

4、也含炭粉 D肯定含炭粉,也含氧化铜7、下表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值食物醋鸡蛋清泡菜葡萄pH值2.43.47.68.03.23.63.54.5某同学患胃病(胃酸过多),患病期间,你认为适合他的食物是A醋 B鸡蛋清 C泡菜 D葡萄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汞 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5、是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O2B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气体一定为H2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D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11、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

6、明该固体含有CO32B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C浓盐酸与大理石接触,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D向固体中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固体中有铵盐。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B C只有 D13、

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澄清石灰水14、下列4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4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向盛有10 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 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年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班

8、级_ _姓名_ _学号_ _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3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1)机动车尾气检测,其中包括对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 是 (写名称),这是汽油 燃烧产生的。 (2)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涂序号)A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B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C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D点燃烟

9、花爆竹会产生PM2.516(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我国很多地方都启动了“蛋奶工程”,则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2)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涂序号) A缺维A会引起夜盲症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C成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软化或疏松 D缺钠会影响小孩生长发育,智力低下 (3)下列生活中的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涂序号)A塑料盆 B钛合金镜架 C木筷 D全棉布袋17、(4分)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

10、;(2)若要想在2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 ;(3)40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物质都是易溶物 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 b的混合物C、a的饱和液从40降温至20后仍然饱和D、30时,a、b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18(9分)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A方框中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

11、 (填“甲”、“乙”或“丙”)装置;(2)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经过B、C装置(除去杂质),进入D装置的是纯净的CO气体,实验开始时,要先 ,然后 ,其目的是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 ,要注意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冷却(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三、计算题19、 (9分)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 g。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2)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20.(4分)A、B、C、D、E分别是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种。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