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38189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2 代表人物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 1 出现时间 19世纪60 7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 产生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洋务运动弊端明显 需要寻找新出路 4 主要思想 一一 早期改良思想早期改良思想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 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西人立国 育才于学堂 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 务实而戒虚 谋定而后动 此其体也 轮船 火炮 洋枪 火雷 铁路 电线 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

2、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趋步 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 果以足持 哉 请回答 1 李鸿章与郑观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 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3 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现富强 相同 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 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不主张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郑观应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 技 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 他批评洋务运动不改变封建制度制度只学西方先 进科技 培养人才 改革政治制度 设立议院 5 评价 作用 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为康 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也没有付诸于实践 4 主要思想

3、一一 早期改良思想早期改良思想 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入了制 度层次 1 政治主张 1 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 据乱 世 升平世 小康 和 太平 世 大同 据乱世 君主专制制度 升平世 君主立宪制度 太平世 民主共和制度 三世说 与进 化论相结合 二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 政治主张 2 代表作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1 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 据乱 世 升平世 小康 和 太平世 大同 据乱世 君主专制制度 升平世 君主立宪制度 太平世 民主共和制度 2 主张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3 救亡图存 三世说 与进 化论相结合 二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材料 布衣

4、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 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3 特点 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托古改制 讨论 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 的利弊得失 利 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减少 改革阻力 弊 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 的冲击的同时 1895年之事 给全国人 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松 筠 庵 1895年春 马关条约 草案电传回北京 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 梁启超闻讯 立即 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 要求拒签和约 18省举 人群集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 康有为 主动请缨 代各省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

5、书 这就 是 公车上书 谏 草 堂 三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三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 公车上书 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 接送被征举的 读书人 后来 人们就用 公车 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 代称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 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 治 19世纪末 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 一场政治运动 其关键是 A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 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 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c 2 中外纪闻 目的 地点 作用 3 强学会 维新派政治团体 成立 主要活动

6、 地点 结果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 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 层都受其影响 1895年 强学会成立 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 刘坤一 张之洞 王文韶 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 后 表示赞赏 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 绝 梁 启 超 四 四 梁启超与 时务报 梁启超与 时务报 材料一 梁启超说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 不变亦变 变法 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材料二 严复认为 人类社会同样受 物竞天 择 适者生存 的天然法则的支配 不能

7、及时进步 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 但是 世道必进 后 胜于今 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 奋起直追 就能 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 由弱变强 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康有为 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 特点 康有为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 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提出民权思想 严复 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共同 主张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主张维新 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影响 宣传了变法思想 动摇了君主专制 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康 梁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 办报纸 兴学堂 立学会 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强学会 上 书 公车上书 使维新

8、思潮发展成为爱 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康 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1 启发明智 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 2 组织力量 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3 制造舆论 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减 少改革阻力 总之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吴玉章回忆说 当我读到康 梁的痛快淋 漓的议论以后 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 一心 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 对于习八股 考功名 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活学活 用 1 有人说康有为是 跪着造反 的典型 主要 是指他 A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 变法时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的主张 D 没有和封建主义思

9、想彻底决裂 D 二 百日维新 1 变法的开始的标志 1898年6月11日颁布 定国是诏 宣布 变法 到9月21日戊戌政变结束 这次变法 历时共103天 又称 百日维新 若夫美 法民政 英 德宪法 地远俗殊 变 久迹绝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 教俗 略同 成效已彰 推移即时 若名书佳画 墨迹尚存 而易于临摹 如宫室衣裳 裁量恰符 而立可铺设 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 百度甚多 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 二 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 本之强 效原于此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 取鉴于

10、日本之维新 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 指出这份奏折 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8分 问问 题题 材材 料料 理由 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 习俗 与中国不同 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 不 易效仿 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 维新时间较近 成效显著 便于直接 效法 地位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主 要 内 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军事方面 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 文化教育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 兼习中西科 废除八股文 开设经 济特科等 有利于具有 维新思想的 人参与政治 有利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 发展 有利于西 学的传播 政治方面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

11、的要义为蓝 图在中国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 国国情不同 只是从形式上学习 并没 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 要义 成败得失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 的比较 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 要义 主要是什么 要义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 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大刀阔斧地 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 其中与宣传鼓动 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旧址 C 北京强学会旧址 D 北京清华学堂旧址 c 能能 力力 提 升 戊戍变法期间 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 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

12、个月之内 都填塞 给它吃了 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 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 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 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 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A 尽管当时很闭塞 严家弄又在乡下 像 戊戌政变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可是皇帝和皇太后 驾崩 就不同了 地保 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 通知 夏衍 懒寻旧梦录 材材 料料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 守旧势力 慈禧太后维新力量 光绪帝 1 背景 新政措施的施行 2 新旧势力双方 戊戌六君子 谭 嗣 同 林 旭 刘光第 康广仁 杨锐 杨深秀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我们

13、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 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 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鲁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有心杀贼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无力回天 死得 其所 快哉快哉其所 快哉快哉 谭嗣同谭嗣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对思 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 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 清史 下卷 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 这一思想变 化 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