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36641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练习题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总论练习题刑法总论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1 1 1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 一新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 一新 生婴儿啼哭不止 甲为了止住其哭闹 遂将生婴儿啼哭不止 甲为了止住其哭闹 遂将 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 并将棉被盖住婴儿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 并将棉被盖住婴儿 头部 半小时后 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 经头部 半小时后 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 经 抢救无效死亡 经鉴定 该婴儿系俯卧使口抢救无效死亡 经鉴定 该婴儿系俯卧使口 鼻受压迫 窒息而亡 甲对此的主观罪过 鼻受压迫 窒息而亡 甲对此的主观罪过 是 是 A A 直接故意直接故意 B B 间接故意间接故意 C C 疏忽大

2、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D D 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2 2 2 2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 采取的是以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 采取的是以 为主 兼采其他原则 为主 兼采其他原则 A A 保护原则保护原则 B B 属人原则属人原则 C C 属地原则属地原则 D D 普遍原则普遍原则 3 3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A A 危害行为危害行为 B B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C C 犯罪的时间 地点 手段犯罪的时间 地点 手段 D D 危害结果危害结果 3 3 4 4 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钱包 抢劫到钱包 甲在一

3、胡同口抢劫一妇女钱包 抢劫到钱包 后 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 遂将钱包送还后 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 遂将钱包送还 被害人 声称是开玩笑 甲的行为属于 被害人 声称是开玩笑 甲的行为属于 A A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 B B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 C C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 D D 不是犯罪不是犯罪 5 5 甲经常指使其 甲经常指使其1313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务 数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务 数 额巨大 甲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额巨大 甲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A A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 B B 甲为教唆犯 其儿子不构成犯罪甲为教唆犯 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 C 甲单独构成犯罪 其儿子不构成犯罪甲单独构成犯罪

4、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 D 甲和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甲和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4 4 6 6 甲为了杀乙 向乙居住的楼房投掷手 甲为了杀乙 向乙居住的楼房投掷手 榴弹二颗 结果不仅将乙炸死 还引起大火榴弹二颗 结果不仅将乙炸死 还引起大火 烧毁房屋数间 甲的行为属于 烧毁房屋数间 甲的行为属于 A A 牵连犯牵连犯 B B 法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 C C 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 D D 吸收犯吸收犯 5 5 7 7 犯罪未得逞是指 犯罪未得逞是指 A A 未发生任何结果未发生任何结果 B B 未达到犯罪目的未达到犯罪目的 C C 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D D 未发生行为人所追

5、求的结果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8 8 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 实施一个犯罪行 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 实施一个犯罪行 为 触犯数个罪名 这种行为在刑法理论上为 触犯数个罪名 这种行为在刑法理论上 称为 称为 A A 吸收犯吸收犯 B B 牵连犯牵连犯 C C 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 D D 惯犯惯犯 6 6 9 9 甲向乙讨债不成 遂将乙劫持并关押 甲向乙讨债不成 遂将乙劫持并关押 月余 甲是 月余 甲是 A A 继续犯继续犯 B B 连续犯连续犯 C C 牵连犯牵连犯 D D 结合犯结合犯 7 7 1010 甲犯贪污罪 被判无期徒刑 执行 甲犯贪污罪 被判无期徒刑 执行1212 年后 因表现良

6、好而获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年后 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 内的第内的第6 6年 甲故意致人重伤 被判年 甲故意致人重伤 被判9 9年有期年有期 徒刑 根据刑法规定 对甲应适用何种刑罚徒刑 根据刑法规定 对甲应适用何种刑罚 幅度和刑种 幅度和刑种 A A 应在应在9 9年以上年以上2020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 B B 应在应在9 9年以上年以上1515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 C C 应在应在1212年以上年以上2020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罚 D 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8 8 11 11 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 找

7、证 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 找证 人甲了解情况 谈话结束时 侦查人员顺便人甲了解情况 谈话结束时 侦查人员顺便 问 问 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 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 甲一甲一 时语塞 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 甲时语塞 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 甲 遂交代了自己受贿遂交代了自己受贿5 5万元的犯罪事实 并提供万元的犯罪事实 并提供 了本单位领导乙受贿的线索 经侦查 侦破了本单位领导乙受贿的线索 经侦查 侦破 了乙受贿了乙受贿6060万元的特大案件 根据刑法规定万元的特大案件 根据刑法规定 对甲量刑时 对甲量刑时 A 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

8、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C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D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9 9 1212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 A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甲自诉乙伤害案件以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甲自诉乙伤害案件以 后 乙离家杳无音信 后 乙离家杳无音信 B B 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乙侮辱案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乙侮辱案 提出控告 提出控告 C C 甲向公安机关报案 声称自己被抢劫 甲向公安机关报案 声称自己被抢劫 因甲说话颠三倒四 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因甲说话颠三倒四 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 疑而未立案 疑而未立案 D

9、 D 甲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乙被公安机关抓甲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乙被公安机关抓 获而逃匿 获而逃匿 1010 13 13 甲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 甲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5 5年 先行年 先行 羁押羁押6 6个月 服刑个月 服刑2 2年时 因有重大立功表现年时 因有重大立功表现 被减为被减为3 3年有期徒刑 甲还需被关押 年有期徒刑 甲还需被关押 A 2A 2年年 B 2B 2年半年半 C 6C 6个月个月 D 1D 1年年 1414 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 恰遇平日与 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 恰遇平日与 己不和的乙 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 乙警告己不和的乙 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 乙警告 甲 甲继续唆使狗扑咬

10、乙 乙边抵挡边冲到甲 甲继续唆使狗扑咬乙 乙边抵挡边冲到 甲面前 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 甲见头上甲面前 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 甲见头上 流血 慌忙逃走 乙的行为属于 流血 慌忙逃走 乙的行为属于 A A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 B B 正当防卫正当防卫 C C 防卫过当防卫过当 D D 对象错误对象错误 1111 15 15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 在花房周围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 在花房周围 私拉电网 一日晚 白某偷花不慎触电 经送医院私拉电网 一日晚 白某偷花不慎触电 经送医院 抢救 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抢救 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什么 是什么 A A

11、 直接故意直接故意 B B 间接故意间接故意 C C 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D D 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1616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 黑夜中遇到乙便实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 黑夜中遇到乙便实 施暴力 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 便喊甲的名字 施暴力 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 便喊甲的名字 甲一听便住手 还向乙道歉说 甲一听便住手 还向乙道歉说 对不起 认错人了对不起 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D 实行阶段

12、的犯罪中止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212 17 17 甲因盗窃罪被捕 在侦查人员对其审 甲因盗窃罪被捕 在侦查人员对其审 讯期间 他又交待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 讯期间 他又交待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 万元的犯罪事实 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万元的犯罪事实 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 地点 根据这一线索 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地点 根据这一线索 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 追捕归案 对甲盗窃罪的处罚 下列哪一项追捕归案 对甲盗窃罪的处罚 下列哪一项 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A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D 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313 18 18 张某的次子乙 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 张某的次子乙 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 生非 无端打骂张某 一日 乙与其妻发生生非 无端打骂张某 一日 乙与其妻发生 争吵 张某过来劝说 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争吵 张某过来劝说 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 其踢倒在地 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其踢倒在地 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 张某起身逃跑 乙随后紧追 张某的长子 张某起身逃跑 乙随后紧追 张某的长子 甲见状 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甲见状 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 了一下 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起地了一下 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

14、起地 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 致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 致 乙死亡 对本案中张某 甲的行为应当如何乙死亡 对本案中张某 甲的行为应当如何 定性 定性 1414 A A 张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的行为属张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的行为属 于正当防卫于正当防卫 B B 张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的行为属张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的行为属 于防卫过当于防卫过当 C C 张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构成故意杀人张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构成故意杀人 罪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罪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 D 张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张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1515 19 19

15、在甲死缓考验期满之日 其所在监狱在甲死缓考验期满之日 其所在监狱 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 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 两天后 甲因同监舍的乙无故辱骂他而将乙两天后 甲因同监舍的乙无故辱骂他而将乙 打聋了一只耳朵 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打聋了一只耳朵 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1 1 报请最高人们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报请最高人们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2 2 报请当地高级人们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报请当地高级人们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3 3 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数罪并罚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数罪并罚 4 4 撤回减刑材料 延长考验期限撤回减刑材料 延长考验期限 1616 20 20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刑法学

16、研究的对象是 A A 刑法刑法 B B 犯罪犯罪 C C 刑罚刑罚 D D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 21 21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A 1979A 1979年年7 7月月1 1日日 B 1980B 1980年年1 1月月1 1日日 C 1997C 1997年年3 3月月1414日日 D 1997D 1997年年1010月月1 1日日 1717 22 22 制定我国刑法的法律依据是 制定我国刑法的法律依据是 A A 党的政策党的政策 B B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 C C 宪法宪法 D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 23 23 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A A 学理解释学理解释 B B 论理解释论理解释 C C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D D 文理解释文理解释 1818 24 24 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 的 的 A A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B B 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C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