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36353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复习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 空前民族团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 空前民族团 结和英勇民族抗争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结和英勇民族抗争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的决定性因素 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 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 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 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 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 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 在全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 在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胡锦涛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

2、用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 比喻能担当重任 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比喻能担当重任 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高高 举举 旗旗 帜帜 指指 明明 方方 向向 勇勇 挑挑 重重 担担 与与 时时 俱俱 进进 更更 趋趋 成成 熟熟 高举旗帜高举旗帜 旗帜 旗帜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 2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的建立 从从 九九 一八一八 事变后 中共发表一系列宣事变后 中共发表一系列宣 言 言 华北事变华北事变 后正式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后正式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政策 经过战线政策 经过 一二一二 九九 运动 西安事变运动 西安事变 等重大事件 等重大事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 后 中共发表通电 提交国共后 中共发表通电 提交国共 合作宣言 合作宣言 八八 一三一三 事变后 国民政府发事变后 国民政府发 表自卫宣言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到表自卫宣言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到 19371937年年9 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4、 抗日民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进步势力 进步势力 工人 农民 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工人 农民 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 中间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党派 其他爱国分子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党派 其他爱国分子 顽固势力 顽固势力 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民族统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 而要达到此目的 必须采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 而要达到此目的 必须采 取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取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

5、略 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的策略 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 毛泽东毛泽东 发展进步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 洛川会议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建立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建立抗日根据地 采取各项措施 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采取各项措施 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争取中间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支持中间党派和民主人士 支持中间党派和民主人士 三三制三三制 政权团结了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政权团结了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双减双交双减双交 政策 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政策 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 日 日 孤立顽固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提出三个坚持和三个反对的口号 提出三个坚持和三个反对的口号 粉碎皖南事变

6、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粉碎皖南事变 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指明方向指明方向 1 1 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2 2 正确预见了战争发展的趋势 正确预见了战争发展的趋势 3 3 明确提出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略方针 明确提出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略方针 4 4 紧紧抓住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紧紧抓住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战争本质 战争本质 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 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 野蛮的 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 野蛮的 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 但它的反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 但它的反 侵略战争是进步的 正义的 侵略战争是进步的 正义的 战争

7、的战争的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战争趋势 战争趋势 抗日战争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持久战 将经历战略 将经历战略 防御 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防御 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 段 段 战略相持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 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 时期 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 也是战争形势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战争形势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 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 全国抗战的战略基本方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基本方针是持久持久 的防御战的防御战 但在战役上以速决战为原则 但在战役上以速决战为原则 作战的基本原则是 作战的基本原则是运动战运动战 避免持久 避免持久 的阵地

8、消耗战 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应是的阵地消耗战 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应是 外线作战 在敌之侧后广泛开展外线作战 在敌之侧后广泛开展游击战游击战 配合正面主力歼敌 配合正面主力歼敌 胜负关键胜负关键 兵民是胜利之本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战争的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1937 1937年年8 8月 洛川会议月 洛川会议制订了争取制订了争取 抗战胜利的人民抗战路线 即全面的抗抗战胜利的人民抗战路线 即全面的抗 战路线 战路线 中共放手发动群众 紧紧依靠中共放手发动群众 紧紧依靠 群众 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群众 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 1 地雷战地雷战 地

9、道地道 战战 麻雀战麻雀战 和和 雁翎战雁翎战 敌后武工队敌后武工队 铁道铁道 游击队游击队 勇挑重担勇挑重担 2 2 中国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 中国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 1938 1938年是年是5959 19391939年是年是6262 19401940年是年是5858 19411941年是年是7575 19421942年年 是是6363 19431943年是年是5858 19441944年是年是6464 19451945年是年是6969 勇挑重担勇挑重担 3 3 19451945年春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年春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1919个抗日根据地已遍及大江南北 总面个抗日根

10、据地已遍及大江南北 总面 积约积约9595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1 1亿 人民军亿 人民军 队发展到队发展到120120余万人 民兵余万人 民兵260260万 成为万 成为 战略反攻的主要力量 战略反攻的主要力量 勇挑重担勇挑重担 1 1 敌后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与正面战场相 敌后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与正面战场相 配合配合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 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 2 2 敌后战场 在战略相持阶段的 敌后战场 在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1941年后上升年后上升 为中国抗战的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主战场 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和 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和 台柱子 台柱子 3 3

11、敌后战场 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 敌后战场 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出出 发地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基地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1 1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 主要内涵 主要内涵 坚定正确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 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 艰 自力更生 艰 苦奋斗的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 其核心和主题其核心和主题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1 1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2 2 延安特区 延安特区 新中国的试验田新中国的试验

12、田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1937 1937年年2 2月月1010日 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日 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 三中全会 承诺 三中全会 承诺 1 1 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2 2 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的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的 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 当年当年9 9月 月 特区特区 更名改制为更名改制为 边区边区 1 1 欧美式的 资产阶级专政的 资本主义欧美式的 资产阶级专政的 资本主义 的共和国的共和国 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 苏联式的 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 苏联式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 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无疑将成为一无产阶级专政的 社会主义

13、的共和国无疑将成为一 切先进工业国家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统治形式切先进工业国家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统治形式 但是那种共和国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还不适 但是那种共和国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还不适 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因此 一切殖民因此 一切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 的国家形式 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就是所谓的新的国家形式 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就是所谓的新 民主主义共和国 民主主义共和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19401940年年 2 2 从 从19371937年

14、底开始 年底开始 陕甘宁边区就实行了选举制度陕甘宁边区就实行了选举制度 识字多的选民用票选法 识字不多的选民用画圈识字多的选民用票选法 识字不多的选民用画圈 法 画杠法 完全不识字的选民用投豆法 选民热情很法 画杠法 完全不识字的选民用投豆法 选民热情很 高 边区的投票率总能维持在高 边区的投票率总能维持在80 80 以上 边区的普选 以上 边区的普选 后来推行到所有抗日民主根据地 另外建立健全后来推行到所有抗日民主根据地 另外建立健全 三三三三 制制 政权 建立健全政权 建立健全参议会制度参议会制度 都是边区民主建设的 都是边区民主建设的 重要元素 重要元素 3 3 于保障农民的人权 政权

15、地权 财权之后 又于保障农民的人权 政权 地权 财权之后 又 须须保障地主保障地主的人权 政权 地权 财权 的人权 政权 地权 财权 在适当改在适当改 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 同时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 同时奖励资本主义与联合资产阶奖励资本主义与联合资产阶 级 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 级 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 1942 1942年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年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更趋成熟更趋成熟 2 2 在组织上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期间形成的 在组织上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期间形成的 领导集体更加团结 巩固 领导集体更加团结 巩固 1 1 在政策策略上 中共能根据社会

16、主要矛盾的 在政策策略上 中共能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 变化 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 方针和变化 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 方针和 政策 政策 3 3 在思想上 通过延安整风 使全党清算了 在思想上 通过延安整风 使全党清算了 左左 的和的和 右右 的错误 通过中共的错误 通过中共 七大七大 确立了 确立了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 1 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 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 想开始萌芽 想开始萌芽 2 2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提出了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 的的 思想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思想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 3 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 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 展开并达到成熟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展开并达到成熟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 4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