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35815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谈子宫肌瘤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 谈谈子宫肌瘤 1 概 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也是 人体最常见的肿瘤 多见于30 50岁妇女 以40 50 岁最多见 20岁以下少见 其发病率较难统计 根据 尸检资料 35岁以上妇女约20 有子宫肌瘤 因很多 患者无症状 或因肌瘤很小 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 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癥瘕 但部分症状与 崩漏 月经不调 等病症相关 2 中医病因病机 常因脏腑不和 气机阻滞 瘀血内停 气聚 为瘕 血结为癥 常見的証型为气滞 血瘀 痰 湿及湿热 3 中医病因病机 血瘀 经期产后 或外邪侵袭 或暴怒伤肝 或忧思伤脾 房事不节 瘀血内停 凝滞气血 气逆血留

2、气虚而血滞 渐积成癥血瘀 4 中医病因病机 痰湿 素体脾虚 或饮食不节 健运失职 湿浊内停 痰血搏结 渐积成癥 痰湿下注 聚而为痰 5 中医病因病机 毒热 经期产后 余血未尽 外阴不洁 或房事不禁 感染湿热毒邪 邪与血搏结 结于胞脉 而成癥瘕 6 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不明了 n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 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 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 但17 羟类固醇脱氢酶 含量较低 故雌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 合并妊娠时胎 盘生乳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 故子宫肌瘤生长 加快 n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7 临床表现 症状 多无明显症状 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 1

3、月经改变 为最常见症状 大的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 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 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 不规则阴道流 血等 一旦肌瘤发生坏死 溃疡 感染时 则有持续性或不 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性排液等 2 腹块 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 下腹正中扪及块物 质地坚 硬 形态不规则 3 白带增多 多见于粘膜下肌瘤 如脱出阴道 其表面易感 染 坏死 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 伴臭味 8 临床表现 症状 4 腹痛 腰酸 下腹坠胀 患者通常无腹痛 浆膜下肌瘤 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 肌瘤红色变时 腹痛剧烈且伴 发热 5 压迫症状 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 排尿障碍 尿潴留 等 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 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

4、难 等 6 不孕 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 妨碍受精卵着床 7 继发性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 严重时有 全身乏力 面色苍白 气短 心悸等症状 9 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 大小 部位 病程 的长短以及兼证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 属痰湿还 是湿热 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主 佐以 行气化痰 兼调寒热 但又必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 病之久暂 酌用攻补 或先攻后补 或先补后攻 或 攻补兼施等法 随证施治 并需遵循 衰其大半而止 的原则 不可一味地猛攻 峻伐 以免损伤元气 10 中医辨证论治 气滞型 证候特点 小腹有包块 积块不坚 推之可移 时聚 时散 或上或下 时感疼痛

5、痛无定处 小腹胀满 胸闷不舒 精神抑郁 月经不调 舌红 苔薄 脉沉 弦 治法 疏肝解郁 行气散结 方药 香棱丸 木香 丁香 三棱 莪术 枳壳 青皮 川楝子 小 茴香 11 中医辨证论治 血瘀型 证候特点 小腹有包块 积块坚硬 固定不移 疼痛 拒按 肌肤少泽 口干不欲饮 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 面色晦黯 舌紫黯 苔厚而干 脉沉涩有力 治法 活血破瘀 散结消癥 方药 桂枝茯苓丸 桂技 茯苓 牡丹皮 桃仁 赤芍各等分研细末 炼 蜜为丸 12 证候特点 小腹有包块 按之不坚 或时作痛 带下 量多 色白质粘稠 胸脘痞闷 时欲呕恶 经行衍期 甚或闭而不行 舌淡胖 苔白腻 脉弦滑 治法 除湿化痰 散结消癥 方药

6、 散聚汤 半夏 橘皮 茯苓 当归 杏仁 桂心 槟榔 甘草 中医辨证论治 痰湿型 13 证候特点 小腹有包块拒按 下腹及腰骶疼痛 带 下量多 色黄或五色杂下 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 经 血量多 经前腹痛加重 烦躁易怒 发热口渴 便秘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 治法 解毒除湿 破瘀消癥 方药 银花蕺菜饮加赤芍 牡丹皮 丹参 三棱 莪术 皂角刺 金银花 蕺菜 土茯苓 炒荆芥 甘草 中医辨证论治 毒热型 14 治疗注意事项 n子宫肌瘤的治疗应分平时 经期不同时期来用药 平时按上述辩证治疗 经期可按月经过多 经 期延长 崩漏来辩证治疗 适当加入益母草 三 七 蒲黄等活血止血药 15 其他中医疗法 外治法 1

7、中药灌肠 2 中药热敷 其他中医疗法 1 针刺治疗 2 醋酸棉酚 16 西医治疗 随访观察 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 生育要求 症状 肌瘤 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 1 随访观察 若肌瘤小且无症状 通常不需治疗 尤其近绝经年龄患者 雌激素水平低落 肌瘤可自 然萎缩或消失 每3 6个月随访一次 随访期间若发现 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 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17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2 药物治疗 肌瘤在 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 症状 不明显或较轻 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 均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1 雄激素 2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适用于治疗 小肌瘤 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 经量增多或周期 缩短 更年期或近

8、绝经期患者以及较大肌瘤手术前 应用 3 其他 如米非司酮 18 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 3 手术治疗 若肌瘤大于2 5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致 继发贫血者 常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 1 肌瘤剔除术 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 希 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2 子宫切除术 肌瘤较大 症状明显 经药物治疗无效 不需保留生育功能 或疑有恶变者 可行子宫次全切除 术或子宫全切除术 19 中西医结合思路 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年龄 肌瘤大小 部位 症状 有无生育要求等选择不同术式 如肌瘤剔出术和子宫切除术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在改 善症状 减少子宫出血 纠正贫血 恢复体力等方面有较 大的优势 远期疗效稳定 对较小的壁间肌瘤也显示了较 好的疗效 但疗程长 缩瘤较慢 消瘤更难 对粘膜下子 宫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及单个肌瘤瘤体过大者疗效不佳 近10余年来 中西医对子宫肌瘤的研究报道颇多 中药 内服 灌肠 外敷 贴脐 针灸等可谓百花齐放 但仍以 中药治疗为主 多用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方法 20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