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

上传人:男****n 文档编号:125358101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习题一 名词解释(10分)1 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2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二 填空题(10分)1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2 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3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4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2、。5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1、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 ( 学生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出发,蒋(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2、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3、 化学课程内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4、 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 设置的。5、 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 物理学、生物学、 和地理学 )的联系。三 判断题(10分)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但无效的学习方法 ( (错) )2 化学实验不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 (错) )3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

3、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但不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 (错) )4 纸笔测试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 ( (错) )5 在评价学生时,只需重视教师及其他人的评价,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 (错) )三、公共知识(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21、22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

4、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

5、业就走入了社会。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21填空(每空1分,共5分)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 ),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优势智能是(人际交往智能),周舟的优势智能是(音乐智能),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优势智能,即(数理逻辑智能 ),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身体运动智能

6、)。22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5分)(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 (2)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稍差或很差,就认为学生是差生,很愚蠢。 (3)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 (4)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5)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艺术。四、学科专业知识(40分)23(14分)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本。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回答下列问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理念是以提

7、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 为主旨。(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新课标教材就是按照这个结构来编写的。请写出这5个一级主题的名称。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标,目标分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用了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请您至少写出4个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说明:体验性目标主要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

8、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体验、感受、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等(4)下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的节选: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标 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上表中“活动与探究建议

9、”一栏的设立与表述,既对教学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请您写150字以内的文字,说说您对此的理解。答案要点: 表述中的行为动词“探究”、“辩论”、“设计”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操作性建议,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表述中的行为动词“探究”、“辩论”、“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其价值取向指向了“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也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课程目标。请阅读下列教材内容,回答第24、25题:课题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它们不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

10、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见表4-1。表4-1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粒子种类电性质量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2 610-27kg中子不带电1.674 910-27kg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 836由于核内的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表4-2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表4-2 同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原子

11、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如图4-2)。原子核比原子又小得多,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图4-2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不同,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7kg,1个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

12、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II中查到。资料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 24(13分)(1)请写出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13、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请对教材中“相对原子质量”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参考答案:以相对原子质量对化学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出该阶段教学。 构成原子的粒子质量很小,而电子质量更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质子质量+中子质量。让学生计算几种原子的质量,在很不方便的计算中使其体会相对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反映出原子的质量关系。 要求学生熟练查出表4-2中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

14、质量。 介绍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的卓越贡献。25(3分)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参考答案:一个氧原子是由8个质子、8个中子和8个电子构成的。因为中子不带电,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所带电荷相反,所以,整个氧原子不显电性。26(6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某同学想测定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所示:稀盐酸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1次加入5 g1.315 g第2次加入5 g0.63 g第3次加入5 g0.3 g第4次加入5 g0.3 g(1)2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0.3g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