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535808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第一学期安全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活动一:安全教育安全做运动一、活动目标:1.了解运动前、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的规则和注意事项。2.懂得遵守运动注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3.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避免伤害别的小朋友。二、活动准备:1.小男孩布偶两个、小女孩布偶一个。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小朋友做准备活动的图片。教师出示挂图:(1)仔细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呢?2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对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究竟大家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布偶表演吧。(2)

2、教师操作布偶,表现不做准备活动可能会带来的伤害。布偶表演:请配班老师操作一男一女两个布偶,模仿小朋友的动作做体侧运动,动作很认真到位。主班教师操作主角布偶冬冬,一边很敷衍地做动作,一边说:“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才不好好做呢。”教师:冬冬怎么了?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观察平衡木上发生的事情。5引导幼儿讨论在各项运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活动二:安全教育不搞恶作剧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恶作剧的行为,了解恶作剧可能带来的后果。2、讨论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正确

3、行为,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3、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班级的行为规则。活动准备:每组一张8开的白纸,一盒水彩笔;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上的内容。1、教师:图上有谁,先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幅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1)、师:老师这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一起看看每幅图讲了什么。2)、讨论第一幅图:小男孩叫小奇,他做了什么事?小女孩怎么了?3)、依次讨论其他画面内容。4)、教师:小奇这么做肯定不对的,谁能说

4、说为什么他做的不对?5)、教师小结:小奇的这些行为就是恶作剧,有的恶作剧会吓到其他小朋友,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小朋友的身体安全。6)、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后来小奇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最后一幅图。)二、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相处1、教师:如果你是小奇,今后你会怎么和小朋友相处呢?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8开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画出各自讨论的内容。3、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组内的想法表现出来。三、集体分享各组讨论的内容,并进行总结,制定班级行为规则。1、请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本组讨论的内容。2、各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1)、首先确认被不同小组都提

5、到的,全班幼儿都同意的内容。2)、针对不同的内容请全班举手表决。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大家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3)、讨论结束后,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幼儿将集体同意的规则重新整理到一张8开的白纸上。注意要留出位置,以便将来补充。活动三:安全教育当心被卡到活动目标:1、了解吃鱼和骨头的安全注意事项。2、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练习。活动准备鲫鱼图片或者塑料玩具一个,教师自绘的或者拍摄的骨头汤碎渣图片活动准备: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上的内容并讨论。(1) 师: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吃的? 图上的小男孩又在吃什么?他又是怎么的吃的?(2) 引导幼儿讨论正确进食方法。师:怎样吃鱼才不会

6、被鱼刺卡到呢?应该怎样喝骨头汤呢?(3) 教师小结:吃鱼的时候,要小心地把鱼刺挑出,在嘴里小心地嚼咽到肚子里去。和骨头汤的时候,不要搅动汤里的东西,从上面慢慢开始喝,如果口中喝到小的骨头渣,要赶紧把它吐出来。二、帮助幼儿了解鱼和骨头的特点。(1) 教师出示一条鲫鱼的图片或塑料玩具,引导幼儿了解鱼身上不同的刺。教师:鱼身上的刺一样吗?教师小结:鱼肚里的刺比较大,小朋友吃的时候只要把刺挑出来就可以了。鱼脊背伤的刺都是小刺,吃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2) 讨论喝骨头汤的注意事项。教师:为什么喝骨头汤的时候不能搅动汤里的东西,要从上面慢慢喝?教师小结:因为骨头汤里有碎骨头渣,一般骨头渣会沉在碗底。三、鼓

7、励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联系自己吃鱼和喝骨头汤。活动四:安全教育正确使用杀虫物品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了解使用的安全事项。2、了解更多的杀虫物品,能在生活中进行辨别,注意安全。活动准备:杀虫剂一瓶,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围裙每组一份,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看并认识挂图上各种不同的杀虫物品。1、 教师出示挂图上不同的杀虫物品图。2、师:仔细看看,图上这些物品是什么?有什么用?幼儿观看并辨认。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有喷雾剂、药片等,可以用来杀死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二、认识杀虫剂,并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的内容了解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1、教师出示杀

8、虫剂,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杀虫剂应该怎么用呢?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呢? 3、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大家评论。4、教师:怎么使用杀虫剂才正确?我们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大家正确的方法。5、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6、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将几幅图串联起来完整讲述画面的内容。1)、教师:请你们看图说说,到底怎样使用杀虫剂才是正确的。2)、教师请部分幼儿看图讲述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并引导幼儿集体讨论。3)、教师根据图上的内容总结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要注意喷嘴的方向,只能对着害虫或者害虫经常出没的墙角位置喷;要远离食物;喷过杀虫剂后要及

9、时洗手;喷杀虫剂时要关闭房间门窗,一段时间后再开窗通风。三、情景表演幼儿用书上的内容。1、出示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和围裙,幼儿讨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这些物品。2、幼儿分组讨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并分配角色进行表演。3、教师巡回参加各组的表演活动,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4、可在另外的集体活动时间,请幼儿分组表演、分享排练的内容活动五:安全教育不要模仿危险表演活动目标:1、通过简单了解电视电影中特技镜头的拍摄方法,懂得这些表演不能模仿。2、了解更多杂技和魔术动作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更不能模仿。活动准备:男孩布偶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1、教师:有个小朋友在家

10、看电视,看到超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非常厉害,很羡慕。他一边看一边学起了超人。结果,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表演。1)、教师一边模仿男孩的语气说:“我是超人,我来了。”一边操作男孩布偶做跳起来要飞的样子,最后重重地摔在地上。男孩喊着:“好疼啊!我怎么飞不起来呢?”2)、教师:小男孩怎么了?他可以学超人飞吗?为什么?二、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超人飞行是怎么拍摄出来的。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和了解超人飞行如何拍摄的。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拍摄合成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看每幅图的重点。教师:仔细看看这三幅图上讲了什么。2)、小结:第一幅图是拍摄外景,第

11、二幅图是演员吊着钢丝做飞行的样子,第三幅图是工作人员把两个场景合在一起,就是大家看到的超人在天空中飞行的样子。2、教师:看了这三幅图,你有什么想法?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幼儿理解“超人的飞行是特技拍摄的效果”的结论,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动作。4、教师:超人的动作,小朋友不能随便模仿,还有哪些表演是不能模仿的呢?5、幼儿自由讨论。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各种杂技表演的图。1、教师:请你们看看书上讲了什么,有没有你们刚才讲到的不能模仿的表演?2、幼儿阅读书上的内容,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教师画面上的这些表演小朋友们可以学吗?为什么?3、小结:电影电视里的特技、杂技表

12、演,都很危险。都是特殊效果,绝不可以做。活动六:安全教育乘坐电梯的安全活动目标:1、了解乘坐厢式电梯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乘坐厢式电梯的安全规则。活动准备:用鞋盒自制电梯一部。小男孩和成年女性布偶各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安全乘坐电梯要注意哪些问题。1、师:你坐过直上直下的厢式电梯吗?坐电梯也有很多安全问题。谁来说说?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用图配文的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3、教师小结:刚才说了这么多,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表演。二、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和幼儿用书的内容。1、情景一: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跑到“电梯”前,自己按

13、电梯的样子。另一位教师操作成年女性布偶,一边追赶一边喊:“慢一点儿,等妈妈一起进电梯。”。师:刚才表演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小结:有大人陪同候,要和大人一起坐电梯。2、情景二: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做跨进“电梯”的样子:“电梯到了,快进去”。另一位教师操作妈妈布偶,一把拉住男孩:“等等,要看清楚,等轿厢到位才能进去。”1)、师:电梯门正打开时可以挤进去吗?为什么?妈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2)、小结:要确认电梯轿厢到位再进去。(轿厢是人站进去的,可上下移动的部分。)3、情景三: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在“电梯”里跳,“妈妈”连忙说:“这样太危险了。”1)、教师:为什么在电梯里不能跳?2)、教师小结:我们看

14、到的电梯是个硬硬的铁箱子,这个铁箱子实际上是用很结实的钢绳吊在空中的,所以在电梯里千万不能跳,否则钢绳可能会断裂或松动。4、情景四:男孩布偶指着电梯一处,问:“为什么这个按钮是红色的?”妈妈布偶回答:“这是电梯紧急按钮,如果电梯突然停了,或遇到别的事故,就按这个按钮。”教师:请打开书,把这个红色按钮找出来,告诉老师,这个红色的按钮有什么作用?5、幼儿继续阅读幼儿用书上的情景五。1)、教师:图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2)、小结:不要紧贴着电梯的门,一定要等电梯门完全打开,确认电梯到位再出去。6、幼儿整体阅读书上的所有内容,总结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活动七:安全教育紧急求助电话活动目标:1、

15、了解常用的三个紧急求救电话号码110、119、120及其功能。2、能分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3、知道不能随意拨打这些特殊的号码。活动准备:自制110、119、120电话号码牌各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视频仪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自制的电话号码牌,请幼儿确认。(1) 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电话号码牌,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电话号码。(2)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充分鼓励幼儿大胆回答,但不回应幼儿的回答。(3)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说得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就知道了。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了解发生不同事情可以拨打不同的电话号码寻求帮助。(1)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