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5596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研究工作报告(2010-10-12 15:50:07) 转载标签: 教育分类: 我的文章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编号:081251)研究工作报告课题承担单位:焦作龙源湖实验小学 完成人:赵晓斌 申桂枝 崔爱珍 靳朋飞 卫玉玲 袁志刚报告提交时间:2009年4月20日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学生对写作越来越缺乏兴趣,越来越怕写作。作文难写,作文难

2、教,已成为制约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也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经焦作教科所立项,我们课题组以 “激发小学生习作热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编号:081251)为专题,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中,我们全体实验教师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多层次、全方位地为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的举措主要有:(1) 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和数字校园已初步形成目前,学校校园内是鲜花似锦,绿草茵茵。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在楼道内,在葡萄架

3、上到处张贴或悬挂着极具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典故及字画,使学生可以受到德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写的灵感。学校的宣传栏板上,展示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名称、获奖证书及学生风采,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对其他学生的引领。在教室、办公室配备了多媒体、电脑、校园播放系统及互联网,教师可以网上备课,学生可以利用“班班通”等设施进行学习。(2)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已焕然一新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强化基础,提高素质,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它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时代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师生的思维方式与教学过程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呆板到活跃、由单项到互动的转变。所有这一切,均为课

4、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持。二、组成课题实验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我们组成了以赵晓斌教师为课题组组长,抽调骨干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小组,参阅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表1 课题组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姓 名年 龄职 称 专 业承 担 任 务赵晓斌31小教一级语 文 教 育课题全面负责崔爱珍40小教一级语 文 教 育课题研究报告编辑与校对申桂枝24小教一级语 文 教 育教学实验结论提炼卫玉玲37小教一级语 文 教 育资料收集与整理袁志刚36小教一级语 文 教 育数据处理与分析靳朋飞25小教一级信 息 教 育文字输入计算机作图 课题组

5、成员风采右1:靳朋飞 右2:袁志刚右3:赵晓斌 右4:申桂枝右5:崔爱珍 右6:卫玉玲 课题研究时间为十二个月,分五个阶段进行:2008年5月2008年6月 网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整理。2008年7月2008年8月 对小学生作文现状调研。2008年9月2008年10月 教学实验,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2008年11月2009年3月 教学实验(运用新的作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数据处理与分析。2009年 4月2009年5月 归纳经验,撰写科研报告,学生和教师向相关刊物投稿三、采取措施、及具体做法1.采取措施(1)理论学习。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高小学生作文方面的相关理论;学习新课标中对作文的要求;(

6、2)专家指导。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多次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课题研究现场分析,就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零距离专题研讨”,为课题研究导航,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3)课堂实践。课题组所有成员及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课题组教师每周一节整合课,每月一节汇报课,定期进行公开研究活动。(4)阶段总结。本课题组利用每月初的教研活动时间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方案。2. 具体做法2.1 教师采用鼓励性语言评价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2 注入源头活水,丰富学生生活内容2.3 指导学生写作技巧2.3.1 如

7、何写好写人类的习作2.3.2 如何写好写事类习作2.3.3 如何写好写景类习作2.3.4 如何写好读后感2.4 搭建作文大舞台,激发学生的写作成就感2.4.1 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朗读学生的习作2.4.2 校报开辟专栏2.4.3 组织作文竞赛2.4.4 学生自制作文集2.4.5 教师汇编作文集2.4.6 向全国各大报刊杂志投稿2.5 语文教师下水写作,增强学生信度2.6 进行个性化教育,增强学生的个性思维意识2.6.1 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2.6.2 多写想象作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2.6.3 实行开放式作文,让作文回归自然2.7 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作品出现崭新面貌2.7.1 增强创

8、新意识,激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欲望2.7.2 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想象能力2.8 重视作后修改,提升学生自改能力2.9 优秀学生作品展评四、课题研究的成果汇报1. 通过对中外作文教学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地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他们有扎扎实实的知识,了解

9、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是一个亚洲学生,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太胆怯。2 通过对研究国内有影响的作文模式的分析得到的认识概括了国内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基础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新的、带有方向性的教学构思。3 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3.1 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3.2 改变了学生的习作态度3.3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3.4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4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1)通过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

10、全新习作教学理念。(2)在对目前国内多种作文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与探究,构建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图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图。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与本课题组相似的作文研究模式。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可以概括为24字:激发写作兴趣、丰富生活阅历、增加语文积累、传授写作技巧。该作文教学模式概念图从整体上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彰显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科专业背景、正确的教育方针、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备课,并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与学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三阶段学习:实践阶段、习作创作阶段、获取成功阶段。其中实践阶段分为:进入情境、观

11、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四部分。习作创作阶段分为:产生情感、产生表达欲望、表达构思、习作完成初稿终稿。获取成功阶段可通过以下途径体现: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报刊杂志投稿发表、校报刊登、学生编辑习作集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生成了智慧,提升了素养,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儿童生活的纯真、鲜活、质朴,从而拥有一颗童稚的心,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找回久别的童心、童趣,从而更深、更广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师生互动中丰富了情感,加深了体验,生成了智慧,提升了素养,达到了教学

12、相长的效果。 五.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1.理论联系实际,即用全新的教学预设和教育理念驾驭课堂,让理论指导实践,并从实践中感悟提升理论。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以及图表数据的真实性。六.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 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图。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可以概括为24字:激发写作兴趣、丰富生活阅历、增加语文积累、传授写作技巧。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与本课题组相似的作文研究模式图。(2) 通过中外作文教学对比得到的主要认识。(3) 通过研究国内有影响的作文模式得到的认识。七建议本次研究高质量地完成了预期任务,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所采用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但人的兴趣受个性品质,外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它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学生能否在今后更长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浓厚的习作兴趣,仍需要我们密切的关注。以上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点滴积累,也为以后课题拓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创造性地进行新的尝试,为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