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世界

上传人:8****9 文档编号:125355408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认识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认识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认识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认识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认识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认识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认识世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认识世界拔尖班马原第二小组目录:一 前言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决方式世界能否被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二 资料的获得方法文献分析法自然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其他方法三 认识世界的经典理论洛克经验论唯理论因果律的穆勒五法康德的二律悖论实验科学式的求是明理唯理论大鱼模型的颠覆四 认识到的世界是否准确的验证五 小结一 前言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决方式哲学所把握的人与世界的矛盾,实质上是为了揭示人自身的矛盾。(把认识世界变为认识人自身的矛盾)哲学所把握的矛盾世界有两个层次:第一,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第二,人自身精神世界的矛盾。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主要源于哲

2、学对人的特殊把握方式。哲学以世界总体为对象,而世界的总体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而哲学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总体的把握,又总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为我”的关系,然后才看作是一种为他(世界)的关系,而且为他最终还是为了人类自己。所以哲学对外部世界的探讨和认识就成了对人自身的追问。世界能否被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就其具体实现而言有其局限性,是有限的,但就其发展来说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明天可能被认识;现在还未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的事物只有未知和已知的区别,没有可知与不可知的区别,不能把未知的东西当作不可知的东西.人类实

3、践每天都实现着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武器。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微观上,是人们对自己周边的环境的了解。如家门前的小院子,或是楼下的小花园等等。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这个“周边的环境”也随之改变,如挤在公交车或地铁内,看着玻璃窗外的景色和人们的置换等等。它们都是一个个世界,是对人们而言是最根本,最真实,最主观的世界。对它们的了解,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宏观看,认识世界是对一个个人们所了解或不了解的环境、空间相互织成的网的理解,甚至理解这个“网”之外的“世界”。如人们眼中的是三维空间,所处的四维空间,还有更高维度的无法理解和认知的空间。这些“世界”是客观的,真实地存在。对它们的理

4、解,也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才试图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统一起来,虽然世界上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物质的运动,但人的意识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自然界的冥冥之主宰,并不在神灵之中,而在人的意识本身,故而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口号。他的最大功劳就是把物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继康德之后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大大丰富了西方哲学,他们都肯定了物质与意识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然而其唯物和唯心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不过已经把物质和意识先后的争论之范围缩小到只论证世界的起源问题上才有意义;离

5、开了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就是等同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能说谁先谁后。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实际上就是把切物质看成是有精神意识的,这种物质与箱钟意识的同时存在,叫做“体”和“用”或者叫“命”和“性”的统一。二 资料的获得方法文献分析法1含义文献分析法是以现存文献记载为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中的文献分析法,就是以教育文献为资料,通过教育文献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2文献查找的渠道一是图书馆和情报资料中心最主要;二是建设必要的个人藏书并利用;三是参加会议,获取有关的材料;四是深入实际搜集档案资料等;五是通过电脑网络查找。3文献查找的方法(1)顺查法,即按时间

6、范围,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一般能查全,但范围较广,耗时较多。(2)逆查法,即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多用于搜集新文献,省时,但难全易漏检。(3)引言查找法,即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中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优点: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捷,并可不断扩大线索,但易受所据文献之作者的影响。(4)综合查找法,即把以上各种方式结合使用的方法。自然观察法1定义所为自然观察法,又称观察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2. 自然观察法的一般步骤、观察设计 即

7、制定观察的具体计划的过程,主要包括明确观察的内容、具体目标和要求,确定观察的具体方法,确定观察仪器(如果是仪器观察),设计记录工具等。 、做好观察前的具体准备 做好观察的计划之后,还要根据所做的计划做好观察前的准备。 、实施观察 首先要保证客观性,尽可能地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第二,要全面地、系统地观察,同时注意抓重点;第三,观察一定要深入细致。、 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资料 对整理过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观察报告。调查法1调查法的概念 调查法是研究者从一定的研究目的出发,深入教育实际,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向有关人员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达到了解事实、发现问题,并揭示有关现象的发展趋势或提出

8、解决问题的措施的一种方法。2调查法的分类调查表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实验法1实验法的概念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研究对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将其与在其它情况下的变化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研究对象变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得出研究结论的一种方法。2.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一是实验设计;二是实验程序的执行;三是分析资料数据;四是形成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五是进行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经验总结法1. 经验总结法的概念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

9、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2. 经验总结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研究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和制定总结计划。2收集经验事实其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查阅等。3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筛选(1)理论分析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的方法,透过现象揭示具体经验事实的内在本质联系及规律。(2)实践筛选包括淘汰、提炼和优化。个案研究法1. 个案研究法的概念选定一个典型的样本,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研究,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 个案研究法的步骤第一步是界定研究的性质,即确定该个案研究要关注

10、的是一个推测性的假设,还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一个用于讨论的议题。第二步是收集并整理资料。第四步是形成并检验分析的结果。第五步是解释结果,一般是解释样本的因果关联。第六步是对研究的表述,即个案研究成果的表述。收集资料的其它方法1.文献计量法是采用定量手段以各类文献为对象,研究文献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来探讨文献交流的规律,从而加强情报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揭示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2.移植法移植法是指已知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被运用到其他领域中而显现的一种方法论特征。三 认识世界的经典理论(一) 洛克的经验论1.洛克经验论的提出洛克通过对以笛卡尔为代

11、表的天赋观念论和以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叭理论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经验主义的原则。洛克指出,人的适应 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灵本来像是一张白纸,在它上面并没有任何天赋的标记或理念的图式。至于各种观念和知识是怎样写在这张白纸上,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问题,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在具体论证这一原理时,洛克采取了类惟于近代心理学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识归结为观念,而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他断言,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众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

12、部经验。人的心灵处理这些简单观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若干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合的观念;二是把两个观念(不令是简单观念或复合观念)并列起来加以考察,形成关系观念;三是把一些观念与其他一切同时存在的观念分开,即进行抽样,由此形成一般观念。至此,作为经验主义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体系,从而与理性主义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对抗。2.经验论的基本内容关于知识的来源经验论者则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坚持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是早已在感觉中的原则。但是对于来源问题,经验论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两类: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中来,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观念,而且也没

13、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这种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的成分即各种观念、概念起源于经验,但是,并非所有的观念、概念组成的知识的命题都是从经验来的。应当承认有两类命题或两类知识,即经验的命题和先天的命题、经验的知识和先天的知识。这种观点在经验论内部导入了非经验论的因素,向唯理论做了让步,是一种不彻底的或调和的经验论。从经验论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却是占上风的,特别是在现代它已经成为经验论的典型形式。感性与理性认识验论者一般偏重感觉经验而轻视理性思维。他们认为,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有些经验论者持极端唯名论(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的观点

14、,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有些经验论者并不否认理性的作用,甚至提出感性必须与理性相结合,认为理性可以从经验概括出关于规律和关于因果必然性的认识,但是,他们或者觉得这种认识的可靠程度比感性认识低,或者认为理性认识毕竟只是感觉的量的结合,归根结柢他们否认理性与感性的质的差别;有些经验论者承认理性在某些知识领域,如在逻辑和数学中有作用,可以得到普遍必然的、确实可靠的知识,但是,又认为这种知识仅仅涉及观念间的关系或语词的意义,是先天的知识,与经验事实无关,对事实的认识只有靠感觉经验,理性是无能为力的。关于认识的方法经验论者一般强调归纳和分析。但对于归纳,经验论者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

15、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有的认为归纳所得的结论只有或大或小的或然性;有的认为归纳推论是从个别到个别,即从许多个别的事例推到更多的事例。经验论者并不完全否定演绎,但是,他们或者把演绎放到次要的地位,或者认为演绎只在非经验的科学(主要是逻辑和数学)中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经验论者来说,归纳就是分析的过程。他们认为,分析就是把对象(包括事物和知识)分解为组成的部分或元素,而这些元素是不可再分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元素是固定不变、彼此孤立的,其整体不过是各个部分、元素的机械的量的结合。他们的分析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二)唯理论1.介绍与经验论相对立,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又译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这个译名一般用于狭义,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