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350921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v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 原因 v 产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孕产妇由孕期 分娩期向产褥期过 渡 其机体的生理和内分泌产生一系列变化 此期间容易受到多种感 染 v 有调查表明 医院感染中有30 50 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护理管 理有关 参考文献 1 任丽娟 宋媛 泰平 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1 1261 1263 2 王羽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适用指南 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26 产妇方面 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1 环境条件方面 2 留置导尿管因素3 分娩方式

2、产程 4 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5 抗菌药物的应用 6 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1 产妇方面 妇女妊娠晚期及临产后 生殖道 内环境被破坏 手 术创伤 失血等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 细菌易上行感 染宫腔 手术切口与创面感染机率增大 v 资料显示肥胖 贫血 有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行剖 宫产术者医院感染率高 2 环境条件方面 产科病房为母婴同室 人员较多 加上探视者多 易引 起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率最高为上呼吸道感染 占医院感 染部位的38 10 3 留置导尿管因素 剖宫产术常规留置导尿管 阴道助产有时也需要导尿 侵袭性操作致尿道黏膜损伤与污染是造成泌尿系感染的主 要原因 且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 感染发

3、生率越高 4 分娩方式 产程 v 剖宫产相对阴道分娩手术创伤大 手术时间较长 失血较多 加上剖 宫产取出胎儿时阴道分泌物反流 污染宫腔 腹腔和腹壁切口 v 剖宫产切口感染高危因素依次为 胎膜早破 术前血色素偏低 手术 时间过长 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入院后过多的阴道检查和肛 查等 v 总产程时间越长 阴道检查次数增多 破膜时间延长 均可导致感染 机会增大 5 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u重度妊高征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易造成切口渗液 u糖尿病患者或体形肥胖者脂肪组织较多易液化 u剖宫产再孕者由于常规楔形切除疤痕组织 局部微循环受 到影响 加上周围仍有较丰富的结缔组织 血供减少 如 果是纵式腹部切口

4、由于切口张力作用 缝针之间存在间 隙 易造成出血 积血而影响切口愈合 6 抗菌药物的应用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宫腔及手术后感染极为重要的是 用药时机 产时使用抗菌药物可避免因宫腔感染而导致的 新生儿感染 脑瘫及死产等并发症 因为给药后 0 5 1h 胎膜和羊水内即可达到杀菌浓度 术前30 60分钟静脉 给予有效抗菌药物 数分钟后血药浓度即达高峰 手术 时组织药物浓度亦达到高峰 国内文献报道 围术期 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感染率最 低 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感染率最高 产科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护理因素 部分护士手卫生的观念和无菌观念淡薄 v 分娩室终末处理不规范 如接台接生之间空气消毒时间 短 v 对患者及

5、家属指导欠到位 如对长期留置尿管 胎膜早 破患者保持外阴清洁的指导简单 v 母婴同室对产妇及家属接触新生儿前的清洁卫生措施等 强调不足等 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不足 v 对发生的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够 v 探视制度执行不力 v 对保洁员与护工的管理不严格 v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相对不足 v 灭菌物品管理不严格 护理管理措施改进 1 1 建立护理感染管理体系 2 2 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4 4 强化防控措施的落实 3 3 加强护理培训 5 5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一 建立护理感染管理体系 科室设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由科主任 护士长 院感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组成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6、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有专门的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并设有感控护士 协同医院感 染管理科 负责全院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 防控制工作 制定相关制度 培训并监督落实 一级监控 二级监控 三级监控 二 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 度和措施 并规范操作规程 优化工 作流程 完善消毒隔离制度 一次性 医疗用品管理 使用 消毒处理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 职业防护 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 理制度等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流程的制 定 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 生 消毒管理办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

7、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三 加强护理培训 v 临床一线护士培训 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感控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 能的培训 护理部主要是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提高其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的责任感 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v 医院工勤人员的培训 设专门的护士长管理护工队伍 定期对其进行针对性 的培训 从基本的卫生洁具使用 辨别感染标识 物体表面的清洁流程 处 理排泄物 分泌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如何洗手 医院废物的收集等 使 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个人 家庭 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 提高对清洁 消毒制度执行的依从性 v 实习 进修人员培训

8、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加强对刚毕业的护士 进修人员 实习生的培训和管理 在上岗前 入科前进行感控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 增 强他们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v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强化预防知识教育 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坚持做 到标准预防 熟练掌握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四 强化防控措施的落实 v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按照手卫生要求 操作 尤其是在给每一个患者治疗后 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进行手消毒 v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 v 加强医疗环境和医疗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v 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的手 医疗物品的

9、消毒灭菌效果 使用中的消毒液 紫外线的强度等 v 严格实行医院感染三级监控措施 v 严格实习 进修 陪护及探视人员管理 实施预约 挂牌管理的方法 限制人数和活动区域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建筑布局 n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 无污染源 应与母 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 相对独立 n布局合理 严格划分无菌区 清洁区 污染 区 区域之间标志明确 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 娩室 隔离分娩室 无菌物品存放间 清洁区 内设置刷手间 待产室 隔离待产室 器械室 办公室 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 产妇接收区 污物间 卫生间 车辆转换处 n墙壁 天花板 地面无裂缝 表面光滑 有 良好的排水系统 便于清洗和消毒 u严格出入人员

10、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 动 u进入产房工作人员应洗手 更衣 戴帽子和口 罩 换产房专用鞋 u离开产房时 应换外出衣和鞋 u接生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u陪产人员必须穿隔离衣 戴口罩和帽子 换鞋 等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消毒 隔离 要求 人 员 管 理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消毒 隔离 要求 环 境 的 消 毒 u空气的消毒 每日空气消毒1 2次 有条件 的可采用空气动态消毒器 无人的情况下可采 用化学消毒剂密闭喷雾消毒 u地面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湿式清扫或擦拭 每日常规进行 以清洁为主 若被污染应及进 用消毒剂拖地 擦拭 u待产床 产床 平车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 切用品 并

11、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 其他物 品应定期清洁消毒 产妇出产房后终末消毒 u产房为重点易感区域 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 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 空气培养 物体表面及医 务人员手培养 u标准为 空气培养菌落不大于200cfu m3 物体表 面培养菌落不大于5cfu m3 医务人员手培养菌落 不大于5cfu m3 且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消毒 隔离 要求 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u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u有刷手禁忌者严禁上台 u保持无菌单布及手术衣干燥 潮湿视为污染应 更换 u无菌包在使用前 必须检查核对包装原样 有 效期和灭菌指示带 u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

12、使用 产包打开4 小时视为污染 转下页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消毒 隔离 要求 接 生 中 的 预 防 措 施 u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 必须与脐带处理 器械分开使用 严禁用侧切剪刀剪脐 u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 一经打开 无论是否使 用 均必须重新灭菌 一次性物品 一旦开启 若未用完 也视为已污染 u持物钳灭菌后干燥保存 每次接生使用一套 u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的上呼吸道内吸入物 以 防止吸入性肺炎 u新生儿娩出后 应尽快与母亲皮肤接触获得正 常菌群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产房 消毒 隔离 要求 接 生 中 的 预 防 措 施 u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均应收入隔离待产室 待产 隔离分娩室分

13、娩 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 助产 u需手术者 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隔离类别和感 染疾病的诊断 u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 内 密闭运送 无害化处理 u对隔离待产室 隔离分娩室及产妇床单位进行 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隔离 孕产 妇的 管理 u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u母婴同室每日空气消毒及上下午各通风一次 每次 至少20分钟 u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 应予隔离 产妇在传染 病急性期 应暂停哺乳 u产妇哺乳前应洗手 清洁乳头 哺乳用具应一婴一 用一消毒 隔离婴儿用具应双消毒 u婴儿洗澡水应为流动水 沐浴用具应一婴一用一消 毒 浴巾 内衣等清洗 灭菌后再用 u

14、严格探视制度 任何人接触婴儿前必须清洁洗手 u母婴出院后 其床单位 保温箱等应行终末消毒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母婴 同室 的管 理 u孕妇学校普及感染控制知识 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内容纳入宣教课程 讲解医院感染防治知识 提高孕 妇的感染控制意识 u正确引导住院分娩的陪护和探视 探视人员探视期 间不得坐卧母婴床 不私自抱新生儿 患有呼吸道 消化道或其他有传染性疾病者谢绝探访 u指导产妇注意清洁卫生 改变传统的产后卫生习惯 强调开窗通风 并采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孕产 妇和 新生 儿的 管理 u在病房配备快速手消毒液 指导产妇及家 属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u由科室提供灭菌的新生儿被服 u新生儿加奶由病区提供安全的奶粉 并随 时配置 u加强产妇哺乳前后的清洁卫生指导 五 产科控制感染对策 孕产 妇和 新生 儿的 管理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保证母婴安全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