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5347991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新课标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

2、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Cr 52Mn 55Ge 73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模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的两类核酸C.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3、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李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

4、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手提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慢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费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5、.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B.1mol与4mol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2 C.

6、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D. 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成为异丁烷B.有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有三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 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采用 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间的和可通过离

7、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 该发在处理含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产品C. 负极反应为,负极区溶液pH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产生12.298K时,在20mol,0.10mol的水中滴入0.01mo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01mo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D.N点处的溶液中pH12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

8、增加。Mpt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性具有漂白性,0.01molr溶液的pH为2,s通常为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B.元素的非金属性 C.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体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试卷类型: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7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 极板上的

9、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器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统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弦毯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 11 B.12 C.121 D.14416.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阻、和的阻值分别为3、1和4,为理想交

10、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 .该变压器源、副线圈匝数比为A. 2 B.3 C.4 D.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传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 B.4h C.8h D.16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11、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A.Q点

12、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 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 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他在P点的小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用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

13、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频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表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打出纸带可以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如图(b)中给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2)已测得=8089cm,=9.50cm,=10.10cm当重物加速度大小为80m/,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重力,由此推算出f为 Hz。23.(10分)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后

14、超过60度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电阻器(最大电阻为1000),滑动电阻器 (最大电阻为1000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不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为18V,I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锁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度时阻值为650.0。(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填“”或“”)。(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

15、,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 欧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将开关向 (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24.(14分)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ab(仅标出a端)和cd(仅标出c端)长度均为L,质量分别为2m和m;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导线将它们连接城闭合回路abdca,并通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使两金属棒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哪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两根导线刚好不在磁场中,回路电阻为R,两金属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已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