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鞋-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25345198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滑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轮滑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轮滑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轮滑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轮滑鞋-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滑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滑鞋-编制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滑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轮滑鞋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2019年12月一、工作简况1、任务的来源根据2018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轮滑鞋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通过国家标准委批复获得立项,计划编号:20184762-T-607。本标准由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和中国轮滑协会组织编制工作,主要起草单位为广东森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腾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广州市蒙特莱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宝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由中国轻工联合会归口。2、目的与意义轮滑是一项休闲运动,但同时也是竞技项目,随着它的不断完善,目前已

2、形成多项轮滑竞技项目,目前的奥运会已出现轮滑的身影了。现代轮滑运动分为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舞蹈、轮滑球、极限运动和技巧。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轮滑运动越来越普及,国家轮滑产业发展迅速,而国标已停滞多年,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轮滑运动员和爱好者不断追求与国际接轨,热衷于国外的产品,造成国内产业与国际脱轨,限制了中国轮滑制造业的升级再发展。本次修订增加了安全要求和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与国外先进标准对接,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保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3、主要工作过程1,起草(调研、草案)阶段2017年4月7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和中国轮滑协会于北京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国家标准轮滑鞋修订

3、项目预研会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中国轮滑协会、体育总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业内6家领军企业参加了会议。经讨论研究,一致决定应对轮滑鞋国标进行修订。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开始申报工作。2019年4月15日,由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和中国轮滑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标准轮滑鞋修订项目启动会议”在广东顺德召开。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轮滑部、中国轮滑协会的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广东省森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蒙特莱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腾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宝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联合发起,中山市玛

4、高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圣巴(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秦皇岛市中北滑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奥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市甲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浙江高鑫工贸有限公司、东莞市飞煌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强兵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迪卡侬、东莞市精伦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天鹅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市东元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康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13家轮滑企业,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深圳市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质量检测单位,共计35人参与了会议。会议中一致同意对标准部分的要求及实验方法进行修改,部分实验方法与欧洲标准EN 13899:200

5、3和BS EN 13843:2009保持一致,达到与国际接轨,并确定了本标准的主笔单位和起草小组成员单位,确定由广东省森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负责本标准的翻译和修改工作,并进一步规划了后续时间安排。2019年7月24日,中国轮滑协会在东莞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轮滑鞋第二次文本讨论会议,本次会议参加单位有广东省森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蒙特莱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腾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宝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强兵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东元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浙江省家具与五

6、金研究所、深圳市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质量检测单位。本次会议讨论了国家标准轮滑鞋的修改稿,各单位对文本中的一些实验方法及实验设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补充。本次会议确定了本次实验验证单位,由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负责有关于有害物质限量部分的实验验证工作,由深圳市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实验验证工作。2019年12月,根据试验验证的结论,标准起草组完成了征求意见稿。2,征求意见阶段 X年X月,向同行业、用户、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意见征求。共发送征求意见稿X份,截至X年X月共收到回复的单位数:X个 ,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复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X个;没有回复的单位数:X个。 起草组对编

7、制说明、标准文本和征求意见汇总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形成标准送审稿。审查阶段:报批阶段:4、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标准由广东省森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蒙特莱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腾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宝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主要成员:林家坤、温思源、贺国峰、邹胜利、江勇、达军等。2、 标准编制原则与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结构和内容编排等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参考了欧洲标准EN 13899:2003双排轮滑鞋-安全要求与检验方法和

8、EN 13843:2009单排轮滑鞋-安全要求与检验方法。2、 本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轮滑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其中要求中的内容有:外观要求、衬里和内垫耐摩擦色牢度、有害物质限量、尺寸、各部位(调节器、制动器、紧束装置、轮子)的适用性能。本标准适用于供体重20kg以上和100kg以下人群使用的轮滑鞋。本标准不适用于供体重20kg及以下人群使用的轮滑鞋。3、本标准主要技术差异本标准参考引用EN 13899:2003和EN 13843:2009,技术内容与该国际标准基本一致。本标准替代GB/T20096-2006,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 按照GB/T 1.

9、1-2009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2) 分类中对3.1,3.2,3.3的文字描述进行了调整;3) 标准中4.3新增 衬里和内垫耐摩擦色牢度;4) 标准中4.4中新增4.1.1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的含量、4.1.2游离或可部分分解的甲 醛含量、新增(表1、表2);5) 标准中表3尺寸允差中,轮子高度和外底宽度允差标准为2.0mm调整为1.0mm;6) 标准中5.1中特殊要求除外调整为特殊技术工程鞋除外;7) 标准中5.2中新增特殊要求除外;8) 标准中5.4中轮子硬度不超过92A调整为75A-95A之间;9) 标准中6.2中调整为紧固件应锁紧,不能松动;10) 标准中6.5、7.15中新增紧束装

10、置(芭扣带、鞋带、绑带)的描述11) 标准中对6.11制动器中删除了轮子水平线与地面夹角的角度要求、标准中对制动器的离地高度按照前置制动器和后置制动器的分类进行了分开要求;12) 标准中新增7.1衬里和内垫耐摩擦色牢度、7.2纺织品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含量、7.3皮革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含量、7.4纺织品中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甲醛含量、7.5皮革中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甲醛含量;13) 标准中新增7.6轮子硬度试验方法及示意图(图1);新增7.7测量同双轮滑鞋对称部位尺寸示意图(图2、图3);新增7.9内衬套高度及制动器尺寸测量示意图(图5);14) 标准7.12中自重情况下再平板滑行调整为轮滑鞋轮

11、子在5kg负重下应同时着地(轮子高度特殊要求除外);15) 标准7.13中试验者体重75kg根据技术等级分类调整为A类体重、B类体重;16) 标准7.16摩擦系数试验示意图更细(图6);17) 标准7.17鞋与鞋支架连接牢度试验示意图更新(图7)18) 标准7.18制动器正面撞击试验中删除“正面”同时试验示意图更新(图8、图9);19) 标准7.19轮子正面撞击试验示意图更新(图10、图11);20) 标准7.20耐久试验示意图更新(图12);21) 标准7.21垂直冲击试验示意图更新(图13、图14、图15);22) 7.22、7.23删除全塑、半塑;23) 标准7.24轮子耐磨试验式(2)

12、更新;24) 新增附录A,还原条件下染料中不允许分解出的芳香胺清单。2、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1、主要试验的验证分析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对有害物质限量部分的实验验证工作于2019年12月完成,验证中确认了征求意见稿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18种多环芳烃、偶氮染料、甲醛等3类有害物质的技术可行性。深圳市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物理实验验证于2019年10月完成,验证中确认了征求意见稿中所有试验方法的可操作及合理性,基本已与国际标准接轨,结合我国国情,部分指标超过国际标准。2、综述报告轮滑鞋国家标准已经有13年没有更新,本标准的制定,一是给我国的消费者安

13、全带来改善,二是为轮滑鞋的生产和检测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依据,为统一和规范轮滑鞋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测试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轮滑鞋的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标准对提高轮滑鞋产品的质量、规范企业生产、促进滑雪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本标准参照采用的国际或国内法规及相关标准本标准参考了EN 13899:2003和EN 13843:2009,技术内容与该国际标准基本一致。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内容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与相关法律法规无任何冲突。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建议本标准的批准发布后 3 个月实施。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