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32691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0.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复苏新进展(科内讲座)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生儿复苏新进展新生儿复苏新进展 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胡 勇 1 新生儿复苏 v 复苏必要性 v 我国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历程 v 国内外新生儿窒息复苏现状 v 2005新生儿复苏新指南 2 复苏必要性 v 新生儿窒息 全世界新生儿死亡 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v WHO统计 每年500万的死亡新生 儿 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 20 30 3 复苏必要性 v 2002年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为29 2 其中因窒 息死亡的比例为20 5 v 近年来新生儿窒息仍是我国新生儿 的第一或第二大致死原因 4 复苏必要性 v 约10 新生儿出生时需帮助建立呼吸 约1 需进一步复

2、苏 v 世界范围人口出生基数庞大 需复苏的新生儿总数非常可观 5 我国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历程 v上海一妇婴1958 年研制成新生儿喉 镜 气管内导管和加压给氧器械 正式 开始儿科医师进产房 v上海一妇婴国内首先实行Apgar 评分 并在国际上首创连续评分 对及时发 现窒息和减少死亡起到积极作用 6 我国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历程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v承担国家 七 五 攻关项目 新生儿窒息复苏研究 v1963 和1983 年两次向全国发表复苏方法的建 议 v着重研究新法复苏器械 录像 教具的国产化 v编写 新生儿窒息复苏必读 去部分省市试点 办短训班 方法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7 我国开展新生儿窒息

3、复苏历程 上海一妇婴石树中教授 v1994 年在全国围产学术会议宣讲岗 前复苏培训 并倡议要把新法复苏像 培训新法接生一样普及到全国 v为把新法复苏普及到基层 特创建发 表了 简易新生儿评分法 8 我国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历程 上海一妇婴石树中教授 v1996 年主办上海新生儿新法复苏研讨会 交流上海8 年来在全国17个省市办班的效 果 窒息病死率降低39 2 88 1 v指导上海奉贤县开展复苏技术 比武 活 动 全县窒息病死率下降78 9 v新生儿复苏水平始终居国内前列 9 全球新生儿窒息复苏现状 v 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 NRP 是美国儿科学会 AAP 和美国心脏协会 AHA 建立的 自198

4、7年在美国首次提出后 迅速传 至全世界 v目前 它已发展为国际知名的教育项目 扩展 到72个国家 不仅在发达国家 而且在发展中 国家开展 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 残率 10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现状 为了推进我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 由 v 中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v 围产医学分会 v 强生儿科研究院 v 美国儿科学会 共同合作 在中国建立了新生儿窒息复苏 项目 并于2003年7月成立了项目工作组 制 定了五年工作规划 11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现状 近年在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域开展工作 v将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编写的 新生 儿窒息复苏教材 第四版 翻译成中文作为 本项目的培训

5、教材 v制定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在全国推广使用 v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工作 12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现状 培训工作 v 于2004年7月2日至7月7日在北京举办了项目的国家级 培训班和第一期省级培训班 20个省 v 于2005年4月18至22日举办了项目的第二期省级培训 班 10个省 v 各省市的学员学成后作为师资 在各省市一级一级办学 习班 继续向下培训 项目给于技术 教材和物资方面 的支持 培训工作将普及到县乡级 13 2005 Neonatal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2005新生儿复苏新指南 v 新生儿复苏新指南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联席会议

6、颁布 v 新版新生儿复苏指南适用范围 出生时需要复苏 出生后需要复苏 最初几周至几个月内 14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Figure Neonatal Flow Algorithm 15 新流程图特点 1 v ABC三步曲 v 每步只占30秒 快快 16 新流程图特点 2 序序 v 先A 再B 后C 最后D v 未插管不按压 未通气做胸外按压毫无价值 v 未按压不给药 无有效通气及循环时用药 犹如 鞭打疲马鞭打疲马 17 新流程图特点 3 评 价 婴 儿 出 生 后 反 应 保暖 开放气道 头后仰 清理气道 擦干身体 刺激呼吸 气囊面罩 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 用药 D A B C 倒金字塔倒金字塔 1

7、00 10 通气 18 新流程图特点 4 操作 action evaluation 评价 决策 decision EDAEDA循循 环环 19 20 21 复苏流程 Immediate Postbirth Assessment 快速评估 22 Temperature Control 保温 防止体热丢失 2000 AAP AHA 2000 AAP AHA 复苏新生儿所用的辐射加热器 v将新生儿放在辐射热源下 23 Temperature Control 保温 防止体热丢失 v全身擦干 v拿走湿毛巾 24 Temperature Control 保温 防止体热丢失 v在应用常规保暖措施后 极低出生

8、体重儿 100次 min Clearing the Airway of Meconium 胎粪污染羊水 清吸 32 胎粪吸引管 33 34 正确方法 v拍打和轻弹足底 v磨擦背部 Initial Breaths and Assisted Ventilation 触觉刺激 35 36 错误方法 v 挤压胸部 v 拍打背部 v 将大腿压向腹部 v 扩张肛门扩约肌等 Initial Breaths and Assisted Ventilation 触觉刺激 37 Periodic Evaluation at 30 Second Intervals 评价婴儿 呼吸 心率 肤色 38 复苏流程 B Br

9、eath 诱发呼吸 39 Use of Oxygen Dur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新生儿复苏用氧 J Current evidence is insufficient to resolve all questions regarding supplemental oxygen use dur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v 迄今尚无充分的证据来回答新生儿 复苏用氧的所有问题 40 Use of Oxygen Dur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新生儿复苏用氧 对于足月新生儿 v复苏过程中出现青紫或者需要正压通气时

10、使用纯氧 v有研究表明 使用低于100 的氧气复苏 同样有效 v如果以低于100 的氧气开始复苏 而在 出生后90秒钟仍无改善 则改用纯氧 v如果无氧可用 则使用空气进行正压通气 41 Use of Oxygen Dur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新生儿复苏用氧 采取措施减少超早产儿 32周 氧损伤 v 使用氧混合器及氧饱和度监护仪 v 选用空气和纯氧之间的氧浓度进行正压通气 尚无研究证明使用何种特定的氧浓度 v 调节氧浓度以使氧饱和度逐渐增至90 当氧饱和度超过95 时 则下调氧浓度 v 心率不能较快地达到100次 分以上 纠正任何通气的问题并使用纯氧 42 Use

11、 of Oxygen Dur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新生儿复苏用氧 有选择地采取措施 减少超早产儿 约小于32周 的组织过氧化损伤 v产房没有条件使用氧混合器及脉搏氧饱和度 仪 且来不及将产妇转移至具备条件的地方 复苏用氧原则同足月儿 v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 短期的纯氧复苏对早 产儿有害 43 Bag and Mask Ventilation 球囊面罩正压通气 适应证 v生后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 v 有呼吸但心率低于100次 分 44 45 Devices for Assisting Ventilation 辅助通气装置 v 流量控制压力限制通气装置 如T型复苏器 适

12、合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时实施正 压通气复苏 v 自动充气复苏囊 麻醉复苏囊 面罩 大多数复苏过程中获得有效 通气的基本装 置 46 47 48 49 50 51 v 呼吸频率 40 60次 分 v 挤压节率 嘭嚓嚓 三步 舞曲 v 插胃管以减轻胃扩张 v 胃扩张 可能抬升膈肌阻碍肺完全扩张 可能返流并吸入 Bag and Mask Ventilation 球囊面罩正压通气 52 Bag and Mask Ventilation 球囊面罩正压通气 v 球囊面罩通气 要求助手协助 v 以适当频率和压力开始通气后 助手 报告心率和呼吸音 评估通气效果 v 首先评估心率 v 如无改善 则评估胸廓运

13、动及呼吸音 53 Effectiveness of Assisted Ventilation 球囊面罩正压通气有效性 v主要标志 心率增快 v其它标志 肤色改善 自主呼吸 肌张力改善 v 在实施球囊面罩通气 30秒后 助手检查上述标志 54 Effectiveness of Assisted Ventilation 球囊面罩正压通气 胸廓不起伏应检查 v 是否面罩密闭不好 v 复苏囊是否漏气 v 气道是否通畅 体位 分泌物堵塞 55 Laryngeal Mask Airway 喉 罩 v 球囊面罩或气管插管通气失败 气道喉罩 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 辅助通气方式 56 Use of C02 Det

14、ector 呼出气CO2监测 v呼出气CO2监测 判断新生儿 包括极低出生 体重儿 气管插管位置 v心率迅速增加 判断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和通气是否有效的最佳指标 57 复苏流程 C Circulation 维持循环 58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心脏按压 适应证 v正压给氧 100 浓度 30秒 v 心率仍 60次 分 59 60 61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心脏按压 v双拇指法 双手握住患儿胸部 拇指置于胸 骨下1 3 乳头连线下方1cm 其余手指托 住患儿背后 优点 不累 易控制压下的深 度 v食中指法 用一手的中指加食指或无名指 用指尖压迫胸骨着

15、力于下1 3 优点 不影 响脐静脉给药 适用于手小的操作者 v目前认为双拇指法的效果优于食中指法 62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心脏按压 v 压下深度 胸前后径1 3 v 产生触及脉搏的效果 v 按压时间 稍短于放松时间 v 注意避免损伤肋骨及肝脏 63 v 与正压呼吸配合 按压3次 捏球1次 不能同时按压及捏球 v 两人配合 比例 3 1 v 按压的频率每分钟90次 呼吸 30次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心脏按压 64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 气管插管 适应证 v 羊水胎粪污染且患儿分娩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 心率 100次 分

16、 肌张力低下 v 气囊面罩加压给氧无效 胸廓不起伏 病情需 要长时间正压呼吸 v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v 给药需要 如气管内给肾上腺素 早产儿给表 面活性物质等 v 疑有膈疝 极低出生体重儿 65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 气管插管 66 气管插管 67 68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气管插管 v巧用左小指 推 靠 按 摸 69 气管插管 70 气管插管 71 72 复苏流程 D Drug 药物治疗 73 Medications 药物 v新生儿复苏很少需要用药 呼吸兴奋剂 和25 和50 葡萄糖已废止 恢复呼吸 和提高心率的最重要步骤是充分的正压 人工呼吸 v最新方案除常规应用肾上腺素外 其它 保留在新方案中的几种药品均有严格的 应用指征 74 Route of Epinephrine Administration 肾上腺素 给药途径 v首选静脉给药 v气管内 使用常规推荐剂量无效 需要远高于常规推荐剂量才能起效 75 Dose of Epinephrine Administration 肾上腺素 剂 量 v静脉给药剂量 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