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919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学年顺德区小升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15分) 1看拼音写词语,字要写正确、规范。(4分)Ku w wr shnyn xinm2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不能重复)。(4分)_钢琴 _足球 _一遭 _一趟3请用成语代替下面一段话的4个“很多”。(4分)“五一”假期,我市风景区的游客很多( ),路上的车辆很多( ),颜色很多( ),商店里的商品很多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3分)“孙、赵、郑、钱”这四个姓氏是按笔划顺序排列的。(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这句话没有语病。(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

2、序排列的。( )二、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你了解下面这些人物吗?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位做朋友,你想选择哪一位?请先写出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然后结合作品内容,说出你愿与他(她)交朋友的理由。(5分) 贾里 陆鹤(外号“秃鹤”) 保尔柯察金 小英子我愿与_交朋友,他(她)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她)交朋友的理由是:_ _。2在下面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诗句。(6分)人生既有相聚也有离别。古人曾写过很多关于送别的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时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而汪伦送别李白时,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_。”王维送元二出使时以酒相送:“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诗人高适与董大相别时,则说“_

3、,_。”豁达开朗,劝慰勉励,溢于言表。3根据提供的口语交际情境答题。(4分)孙劲松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高阿姨叫道:“劲松小朋友,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床单也锦上添花了。”你听出了高阿姨话里的意思是:_ _。如果你是孙劲松,应该这样回答:_ _。三、阅读与理解(共30分)(一)狐假虎威(8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求】搜求,寻找。 【不信】不老实,说假话。【无敢】不敢。 【走】跑,逃走。【长】(z

4、hn)当首领。 【然】对的。【逆】违反。 【遂】于是,就。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假: 皆: 畏:2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2分)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则故事中虎、狐、兽的形象特点。(3分)虎: 狐: 兽: (二)母爱是一根穿针线(22分)尤天晨母亲为儿子整理衣物时,发现儿子的衬衣袖口,也就是他用于掌握鼠标的那只手的袖口,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很高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儿子在对着电脑写作,他的思绪在既定

5、的故事情节中恣意飞扬,如醉如痴。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中看出,正文思泉涌。所以,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她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嘘了一口气。其实儿子从未说过她妨碍自己写作,不过,她很会换位思考。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这时连针也穿不上了。一年前她还能穿针引线缝(fnfn)。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去。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她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线捻得又尖又细,再次尽手臂之长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 儿子在不经意间侧脸

6、看见专心致志给针穿线的母亲,突然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chch),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经找不到进出的“孔”,可母亲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湿润了,他感到自己在母亲心中的形象模(mm)糊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思想,更遑论照料她的衣食起居。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一瞬间,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dn dn)起纽扣,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个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

7、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4分)缝(fn fn)被子 朝夕相处(ch ch)模(m m) 糊钉(dn dn)一颗纽扣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近义词: 天赋( ) 惟恐( )反义词: 妨碍( ) 相信( )3.成语中也有生动的比喻,如:文思如泉。照样子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守口如( ) 惜墨如( ) 易如( ) 势如( )4读了这篇短文,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 ,请默写这首诗的最后两句“_,_。”(3分)5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5分) (1)第句中“换位思考”的意思是_,“母亲”此的“思考”是_;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儿子后来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儿子的“思考”是_ _。 (2)第句中引号的作用是_。“孔”的含义是_。6文中已用“/”分成四段,请归纳第二段的段意。(2分) 。四、作文(40分)题目:我不再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上“骄傲”、“孤独”、“自卑”、“吃零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