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809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多元改变评价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见,注重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发挥评价的功能,注重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2引领促进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逐渐趋向于沉默,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各抒己见地表达见解的浓郁学习氛围难得一见。追溯缘由,不难发现主要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特别是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对单纯的、

2、肤浅的评价已经失去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而常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为了能更娴熟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必须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科学、艺术地对待学生的回答。3善答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理答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

3、情绪的激动。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追求理答的有效性,创造和谐灵动、充满智慧的课堂,让课堂理答发挥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的作用。让课堂如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寻影响教师有效理答的因素,试图探索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为教师提供有效理答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概念界定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课堂理答包括语言性理答和非语言性理答。语言性理答可分

4、为激励性理答、目标性理答、发展性理答和诊断性理答。非语言理答又可分为有反应理答和无反应理答。其中将发展性理答再细化,就可分出追问、转问、探问、和反问这四种理答行为。行为改进:是以“改”字为着眼点,注重反思与研究,从教学行为中审视理答问题,反思自已的理答行为,通过理性观照和实践验证,让智慧理答在课堂中闪现光茫。三、国内外课题研究综述1国外有关“理答”的研究检索 “理答”这个概念在国外的研究比较丰富,研究内容涉及理答语言、理答类型、理答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理答与有效学习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方法较多运用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等。如有一项关于“接受学生观点”理答方式的研究,有人分析了其中九项相关研究

5、,发现其中八项有正相关,相关系数平均为019,进而得出结论:接受学生观点的理答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也会有更积极的态度。2国内有关“理答”的相关综述在国内有关“理答”的概念还不太为人知晓,目前最为权威的研究是江苏常州市怀德苑小学太阳社成员主持的小学青年语文特级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目前该课题已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该社团选取小语界著名的青年名师例如:王崧舟、孙建锋、窦桂梅、孙双金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听课、观摩课堂录像、教学实录等对这些特级教师的经典课例的理答行为进行微格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特级教师经典案例的理答行为作教学论的理性思考及其分析

6、框架的研究”、“对特级教师经典案例的理答行为基本特征与归因的分析”以及“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理答行为现状差异的实证分析”。而有关课堂有效理答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特别是针对一线教师的、个人的几乎为空白,本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手段,研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性,并以此促进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学智慧的发展。四、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策略的研究。收集整理小学名师的课堂实录,研究他们的理答艺术,梳理有推广价值的理答案例,总结有指导意义的理答理论。 激励性理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积极反应。 诊断性理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7、追问使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有效理答 发展性理答 探问掘一口井引一泓清泉 转问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又一村 反问无疑而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 再组织理答: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概括,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 楚,答案更加明晰。2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共同研讨分析教师理答行为的不足和优点,不断反思、改进、优化教师的理答行为。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及分析课题组成员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利用一组表格,做好分工,详细记录上课教师的理答行为,课后共同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理答行为。深入反思,促进理答行为改进。教学的意义依照课程目标进行反思。即根据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和期望,反思课堂教学理答行为,以便使自己在教学问

8、题的设计、教学行为与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更加趋向合理,在有效的理答过程中,达成教育目的。学习的状态根据学生的期望进行反思。 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期望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满足的程度来反思自己的课堂理答行为。依据学生的期望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为“教人”而“教书”,并能真正做到对发展中学生个体的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效追问让他们迈向更高的目标;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对于少数“弱势群体”,多鼓励,多引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还必须善于从学生的眼中认识自己,通过不同方式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馈,优化自己的

9、理答行为。不同的声音依据同行评议进行反思。即根据同行对自己的课堂理答行为所进行的对话、讨论与评议等各种信息来反思自己的理答。根据同行评价所提供的信息而进行的反思,实质上是一种集体反思形式,有利于教师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重新思考自己的理答。根据同行的评议进行反思理答行为,首先,要求教师要打破自我封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合作,坦诚交流,使自己能够置身于一个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中相互砥砺,共同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观摩课、研究课、集体备课等各种学习和反思的机会,仔细聆听,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找出差距,积累经验。第三,教师应学会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评价,善于根据

10、所得信息,分析自己进步或不足的原因,拓宽理答视野,不断追求超越。合作探讨,提升理答行为品质分学科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提升理答行为品质。比较提升。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在关键的理答位置暂停,让我们的教师进行设计,然后与专家比较,找出优点和差距,掌握更多理答技巧,提长理答行为品质。同课异构。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并执教,如由不同年龄层次教师执教;由不同性格教师执教等等,比较课堂理答行为,优化理答。网上论坛。利用校园网,开辟相应专栏,让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就某一问题开展讨论,探讨最优理答方式,博采众长,进而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理答经验和理论。(二)研究达成目标:1课题组老师相互听课

11、,共同研讨,通过课堂观察和反思,分析教师理答行为的不足和优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教师的理答行为。2提升教师教学机智,促进专业成长,并及时把研究心得及有价值的理答做法在全校进行推广。五、理答行为改进的基本策略1及时引导时指明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及时引导,适时点拨,给学生指明正确思考的方向。2随机应变时拨正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偏离总的要求,答得不够正确或者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特别是在分析问题时,更是如此。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引导学生好好思考,拨正思路,经过再读再思之后对问题就可能作出正

12、确的回答。3搭桥引路时启迪思路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的思维顿开茅塞,重新活跃起来,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决不能超前指路越俎代庖,使学生消极接受。4抛砖引玉时拓展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有时对问题的理解只浮于文字的表面,不够深刻,或只会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此时,教师就应该抛砖引玉,加以指导,经过老师的点拨达到对问

13、题理解应有的深度,拓展学生的思路。六、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广泛观摩名师的精品课,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常态课,课题组老师的研究课,通过比较、研究、反思,从中研究各个层面的教师理答行为的不足和优点,不断完善改进和完善理答行为。2反思法: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并依据有关理论来反思理答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反思的基础上及时撰写出教学个案,指导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理答行为。 3文献法:通过研读文献了解、借鉴有关理答行为的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用理论来武装实践,用实践来丰富理论。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

14、思等几个环节,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07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课堂教学,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的途径及其操作策略。3、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08月2010年10月)运用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修改研究案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八、课题

15、研究人员及分工本课题由我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慧香同志负责,由小学部教科处主任郑水富具体落实。分成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组进行研究,邵维忠负责语文组,洪建荣负责数学组,方立安负责综合组。每个小组针对研究问题,采用招聘的方法,即把课题方案挂在校园网上,由志同道合的同志共同参与研究,保证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九、课题成果形式:小学课堂教学理答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形成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课堂理答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主动去追求真、善、美,并以此形成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 2提炼课堂理答的有效策略与实施中的典型案例 凝炼激励性理答(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表扬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