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782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要点一、 自然段阅读(一)、常见段式1、总分关系(1 )、先总后分(2)、先分后总(3)、总分总2、并列关系:在一段文章中,几句话或几层意思是并列关系。要分别说明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3因果关系:一段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原因,一层是结果。4顺承关系: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时间顺序或方位顺序来写的。5转折关系:前后内容是相反的、对立的,中间往往有转折词。(二)、段中分层,概括层意1、怎样分层。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顺承式、转折式。(三)、概括段意常用方法一般方法:归纳段意,首先要弄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把每句话的意思进行比较,围绕主要的用一两句话概括。常用方法:1、总分小段取

2、总述句。2、因果小段一般抓果。(取主舍次)3、并列关系的小段采用合并法。4、顺承关系取主舍次法。5、提问整理法:适用于叙述一件事或描述一个人的自然段落。概括时要看清何人何时何地干什么,或是谁,怎么样。6、摘句法。适用于有过渡句的自然段,中心句比较明显的自然段落。三、篇章阅读(一)划分段落 常见方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如飞夺泸定桥按时间的推移: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一场雪、观潮、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空间位置的转移:长城、记金华的双龙洞按不同内容:将相和、海滨小城按文章写法:桂林山水、伟大的友谊(总分总)、(二)、概括段落大意1、摘句法。多用于有概括主要内容的总述句、小结句、重点句。如卢沟桥的狮子、詹天佑

3、2、合并归纳法。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如鲸3、取主舍次法。4、提问整理法。“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5、列小标题法。角度:从文章内容、从反映的思想意义或从时间地点的角度。方法:A、摘录法:即从一段文章摘录现成的词语或句子。 B、浓缩法: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三)、概括主要内容1、方法:(1)段意归纳法。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贯起来。美丽的大兴安岭(2)重点归纳法。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凡卡(3)审题归纳法。从题目入手,弄清题目的含义,然后再将题目的意思具体化。飞夺泸定桥(4)提问归纳法。借助提问来概括主要内容,思考题目、文后提出的问题或提出“

4、怎么样、为什么、先接着”等问题,并找到答案。草船借箭(5)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中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概括主要内容。夜莺的歌声(6)摘句归纳法。大多状物、说明的文章,其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有的文章的中心句贯穿全文。詹天佑、太阳。(四)归纳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般包括“写什么”(指主要内容,记叙文中指描写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和“为什么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常用方法:1分析题目董存瑞舍身炸暗堡2分析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桂林山水、伟大的友谊、灯光、难忘的一课3主要情节。找出文章的主要情节,再从中抓住重点语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少年闰土4分析主要人物。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出的

5、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往往就是中心思想的体现。穷人5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些文章,在记叙穿插的议论和抒情,往往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再见了,亲人(五)了解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1文章的段式结构:即文章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它是文章的骨骼和框架,是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总分式文章的结构有下三种:A先总述,再分述林海。B先分述,后分述再见了,亲人C总-分-总桂林山水甲天下2、文章的写作顺序(1)顺叙: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A登山。B按时间先后柯里亚的木匣。C按地点转移记金华的双龙洞。D按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

6、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A结果-原因-经过月光曲B眼前的事物,联想起往事,引起回忆,再顺着这个思路叙述往事。灯光C先写眼前的情况,再倒回去写过去的情况,两相对照。一个粗瓷大碗。(3)插叙:在叙述事情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凡卡(4)补叙:对所叙述的人物、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小英雄雨来3抓住事物的特点。我们写文章,是为了把自己了解的事物告诉别人。无论是人、事,还是物、景,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抓住特点写,才能使读者留下清楚的印象。4分清文章的主次在写人或记事时,常常会选一件或几件重要的事对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在内容上分清了主要的和次

7、要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阅读课文时,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的认真阅读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5弄清文章的详写和略写(1)详写:就是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珠需要,把重要的材料写得具体、详尽。作用:使叙述的事件得到充分的表现;通过细腻的描写,极力渲染、烘托中心或气氛。要求: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应详写;读者较生疏而又需要了解的材料应详写。(2)略写:把次要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6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描写:在写文章时,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的描写。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往往会在他的行动和谈话中表现出来,但有时候内心矛盾、斗争很激烈,

8、当时还没有行动,也没有说话,这都需要心理描写。作用:能描述人物心灵深处的活动,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开掘文章思想,深化中心,有重要作用。7注意对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描写。静态指事物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如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动态指事物处于活动发展变化时的状态,如鸟在飞、水在流、人在活动等。8分辨事物和联想事物:实实在在的东西。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作者对已经掌握的生动素材进行改造和生发,从而创造形象的主要手段。9要注意合理想象内容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在写作中想象是指作者进行艺术概括时,把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熔铸到一个生动、具体的

9、典型形象和典型的环境中去的思维活动。10 注意文章的细节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活动、肖像、心理、行为、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一般多指在细小的环节方面所做的描绘。11 注意文章的过渡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连贯衔接,是篇章结构里不可缺少的部分。需过渡的地方:内容转折的地方,叙述与议论、倒叙与顺叙、顺叙与插叙相转接的地方,论述问题时由总述到分述或由分述到总述的地方。一般方式:(1)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或上下段意思跳跃不大,可用过渡词语:因此、那么、但是、不过、由此可见、总而言之等。(2)前后两层意思或上下段意思跳跃或转折较大,一般用过渡句。(3)文章前后

10、两部分内容都较复杂,两部分之间的意思跨度大或转折很大则需要用承上启下的段落来过渡。12 注意文章的前后照应。照应是指前后映衬,上下互相呼应。也就是前面讲过的内容,后面有着落;后面要讲的内容,前面有适当的提示和交代。作用:恰当地运用照应手法,既有助于揭示文章内部联系,使文章线索清晰,前后连贯,又可使文章显得紧凑、严密,还能引起读者的思索与回味,有助于突出主题。一般方式:(1)开关与结尾的照应,可使文章显得完整。(2)行文中的照应,这种此呼彼应,可使读者感到文中有紧密的内在联系。(3)文章与标题的照应,使文章内容处处紧扣题目,文章紧密联系。二、 文章体裁(一)、写人文章理解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定义:一

11、篇文章,通过记叙一个人所做的一件或几件事情,从而为人们勾画出一个人的形象,赞颂他(她)的一种品质的文章。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分清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2、弄清文章中记叙的事情,共写了几件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3、弄清人物的外表和内心的描写。4、 括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二)、记事文章明确事情说明的道理定义: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一件事情,有的向人们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反映社会上的一种现象,或赞颂,或批判;有的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2、注意文章中的伏笔和照应。3、明确作者记叙这件事情的目的。阅读方法:1要弄清记(三)、写景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

12、定义:在文章中,作者主要是描写自己所看到的大自然中出现的各种景象、一个地的景观和社会环境中的伟大建筑、设施,以及活动着的一个场面,从而表达、抒发一种思想感情的文章。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 抓住景物的特点。2、 分清事物的静态(指形态、大小、颜色等)和动态(变化和变化过程。)。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咏物文章注意“物”与“情”“理”之间的联系。定义:作者在一篇文章中着力描写一个事物。不仅对这个事物的外表进行细致的描写,予以赞美;而且通过赞美这个事物,赞颂一种精神,或向人们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 正确地判断短文具体描写了哪个事物,并要求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2、 理解作

13、者在文章中所要说明的道理和赞颂这个事物的什么品质和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弄清作者是怎么由这个事物展开联想,联想到做人的道理的,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具有的与这个事物同样精神、品质的人。(五)、童话故事理解暗含的寓意定义:作者通过想像、幻想,采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一个形象,从而让人们联系生活实际,懂得一个道理。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童话一般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分段要抓住时间先后和事情发展的阶段性。2、 概括“人物”特点3、 寓意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说明文抓住主要的知识点。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 文章介绍了哪些知识。2、 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说明和

14、介绍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3、 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就介绍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段首总有一个总起句,只要把自然段的总起句加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七)、议论文明确中心,分清条理定义:议论一个问题的文章。主要考查以下几点:1、作者在文章中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2、作者是怎样进行说理的。3、议论文的结构有(1)、总分总:在开头先用一两句话提出一个观点。接着进行具体说明。最后又用简洁的语言强调自己的观点。()、先记叙一件事,然后就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作文复习要点a) 记叙文写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听到的、所想的内容,要求真实地记录周围的人、事、物、景,恰如其分地抒发自己的感情。1、 描写人物,反映特点。写人的文章必须通过一两件事反映其特点。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又必须注意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