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703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关键词:融趣 激励 乐学内容摘要:“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中的趣味性就是能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感到轻松愉悦,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实践中发现,通过教学方式、手段的改变,使得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让学生进入愿学、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中来学习语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呆板教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趣味性就是能让学生在学习环

2、境中感到轻松愉悦。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更显得重要,在实践中,我发现在以下几个环节可增强语文教学趣味性。一、别出心裁的导入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的好坏影响这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为教学作好铺垫。在教学故事类的课文时我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导入。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如:我在教学菩萨兵一课时直奔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菩萨”?学生说出了很多:菩萨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的“神仙

3、”;菩萨是能拯救受难百姓的神仙。我顺势问:“你们见过菩萨兵吗?”正当学生充满好奇时,我就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菩萨兵是什么样的。”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骆驼和羊这一课时,教师首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同学回答:“喜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种小动物,请同学们叫出它们的名字(骆驼和羊),在骆驼和羊之间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骆驼和羊。”在悬念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在教学美景类的文章时,可采用情景导入法: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多媒体出示一副美丽的荷花意境图,将学生引入荷花美景中,当学生正陶醉于

4、美景时,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图中的荷花。这么美的景色,怎么用语言文字具体表达呢?我们去看看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是怎样写荷花的。让学生从图到文,自然地走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时,自己弹奏了一曲欢乐颂,将学生引入音乐的世界。音乐有利于情景的创设,它能充分的调动人的听觉,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可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美,并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旧引新的导入法:一位老师教学江上渔舟这首古诗时,师问:“同学们你们学过古诗吗?”生:“学过。”“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老师和同学听,看谁背得又好又多?“在学生背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5、。“同学们喜欢古诗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古诗。”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时,轻松愉快地走入新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会给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个性的特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6、。1、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教学生。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g、k、h时,我让平时几位发音比较准的小朋友提前读会,课堂上我大胆改变教师教的形式,大胆让“小老师”显身手,结果课堂上一点小小的创新收到出乎预料的效果。由于“小老师”的出现,给整节课充满了新奇感,这种新奇感把平时并不喜欢课堂的同学也在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将声母的音读准的同时,还使用以往记忆声母“形”的方法,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了“三个声母”的形。不但如此,课后,同学们为了争做“小老师”

7、,而主动认真地学习。这样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让“小老师”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激发风多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新教材有利于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她首先让同学们通过预习并结合课文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提出学习这篇课文研究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所提的问题中找出对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一、狮子的特点;二、桥的意义

8、)。然后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和答案。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充分体验着创新和成功的乐趣。最后,在研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方式,拓宽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3、 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教师以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疑点或要点问题“乌鸦为什么会失去口中的肉?”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丰富多彩的激

9、励手段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性。通过激励能让学生的表现随时得到肯定,沉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把学习语文的苦差变成为乐事。在实践中我以激励语文的听、说、读、写为基点,设立激励机制。1、一节课内的激励我以“能手”为封号来激励学生乐学语文;把听课认真的评为“听课能手”;把善发言,好表达的评为“好学能手”;把朗读、阅读表现出色的评为“阅读能手”;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的评为“书法能手”;把写作中小练笔做得出色的评为“写作能手”。只要做得好的就给以封号,不限名额,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快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给机会。2、一周内激励。我以“星”为封号激励。把一周内听课认真,作业认真的同学评为“好学之星”(5

10、人);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评为“进步之星”(5人);书写特别认真的同学评为“书法之星”(5人);日记、练笔、作文出色的同学评为“写作之星”(5人);读课外书最多的同学评为“阅读之星”(5人);一周内的评比有名额控制,要综合一周的表现,通过作业展示,平时表现由同学选举评定产生。让学生知道要得到此荣誉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3、一个月内以“冠军”为封号来激励。一个月内书写最认真、最漂亮的评为书写冠军;读课外书最做的的评为阅读冠军;写作的优做多的评为写作写作冠军;各方面全优的评为全能冠军。4、期末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参考来激励。把排名前十名称为语文“优秀生”,把进步较大的称为语文“奋进生”。通过以上教学方式、手段的改变,使得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让学生进入愿学、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中来学习语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