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5417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解析一、景物景象的描绘 例如:(2009年上海卷)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诗歌的前四句描绘出一幅_的画面。 解析:古诗词往往采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等方式构思行文,一般是写景叙事在前,抒发情感在后,所以对作者所绘之景一定要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准确把握住景物景象的特征,这将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答案:深秋空阔浩渺 又如:(2009年浙江嘉兴卷) 晓过鸳湖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样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

2、花香过秀州城。 注释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芜:丛生的草。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秀州:即嘉兴。 问题: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参考答案: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二、情感美感的揣摩 例如:(2009年浙江金华卷)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词抒发的感情一般有感时伤怀、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爱国思乡之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之情,等等。做好此类题目,要抓住写景叙事的特点来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审美取向。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金华的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又如:(2009年山东潍坊卷)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意象意境的体味 例如:(2009年山东济宁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

4、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沽、傲雪凌霜的意趣。意境是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通常意境的特点有:恬淡自然、雄浑苍劲、孤独冷寂,等等。对意象、意境的积累和把握,对分析鉴赏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5、、所形成的氛围及作者的心境都是大有裨益的。学会对意象、意境的准确把握,才能迅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进而解诗答题。 参考答案:(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又如:(2009年浙江温州卷)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

6、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四、表达技巧的鉴赏 例如:(2009年贵州遵义卷)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题: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包括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结构方面的伏笔照应,等等。在诗词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抒情方式有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反衬)、用典、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

7、、对偶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技巧在多数情形下并非单一使用,往往是综合运用。具体做题时,我们应准确分析,灵活运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又如:(2009年杭州市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参考答案:(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意思符合即可)(2)白居易的诗以“野

8、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五、宇词的品味 例如:(2009年浙江绍兴卷)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特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闭看中庭栀子花。 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解析:古典诗词语言简洁,很讲究炼字。注重对诗词语言特色的品味是诗词鉴赏较高的要求,对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求很高。常见的语言特色有清新自然、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等。字词的品味题答题要点: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分析该字传达的感情;组织答

9、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参考答案: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看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又如:(2009年陕西卷)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 问题:说说诗中“乱”字的好处。 参考答案:“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六、名句的赏析 例如:(2009年湖北襄樊卷)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

10、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预,一览众山小。 (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_的形象。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解析:古诗词中有许多名句或富含哲理、或饱含真情,由于它们文质兼美。含义丰富。所以广为传颂。对“名句的赏析”如撷英咀华,韵味无穷。具体做题时,要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主要特色去分析。 参考答案:(1)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2)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

11、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又如:(2009年山东淄博卷)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题: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答案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为您整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