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304989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2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A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结合的缩影B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C起源于清代D体现了集中国特有的汉字、

2、篆刻和书法于一体的特色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5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6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应从下列文物中选取A BCD7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8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9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

3、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1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

4、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开天辟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澳门回归B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开天辟地长征开始“十五大”召开D开天辟地遵义会议香港回归1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演出顺序主要剧情第一幕开启心智A周恩来与同学们争相传阅新青年杂志第二幕南昌枪声B周恩来与贺龙、朱德等人商议起义方案第三幕民族大义C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达西安,与蒋介石谈判第四幕外交风采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4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

5、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1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16王华同学创作了历史情景剧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下面是开场白中的一段话,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B美国结束了南北战

6、争,进入高速发展阶段C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竭力追赶列强的步伐D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全面的社会变革。17“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18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19如下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美国丧失了世界

7、一流经济强国地位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日本上升为第一经济强国A B C D2020062007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7分;22题7分;题分;23题7分;第24题9分;第25题9分;请看仔细,第24题与第25题任选作一题,如果两题都做,按第24题计分)21仔细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材料二: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

8、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清海防纂要材料三: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请回答:(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西往来通道图。图中通道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清朝前期制订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你认为这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3)依据材料三,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推行怎样的政策?(1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2分)2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

9、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7分)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节选同上材料三:请回答:(1)下列哪些资料能有效佐证材料一中的论点:(填字母代号)(2分,全对得2分,错一个不得分)(2)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2分)(3)从

10、材料三中你能获哪些主要信息?(1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目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2分)23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

11、,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请回答:(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1分)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哪里?(1分)(2)请问:镜头2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标志:(1分)举例:(1分)一(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2分)注意:第24题与第25题任选作一题,如果两题都做,按第24题计分。2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

12、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请回答:(9分)(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出现的进步思潮有哪些?同时分别指出在这些进步思潮指导午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4分,对应填上两项即可得4分,例如最后,本问满分4分)进步思潮社会实践活动实业救国思潮兴办民族工业(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道路:(1分)成就:(1分)(3)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对你有何启示?社会性质:(1分)启示:

13、(2分)25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三:材料四: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摘自

14、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7页请回答:(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什么时候?(1分)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1分)(2)材料三中图和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哪些时期人们不同的物质生活面貌?(2分)谈一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1分)(3)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1分)请从材料四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1分)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120分)15 BDD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