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298430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含解析)(必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明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考点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2)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种类型(1)含义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

2、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两种类型的比较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必修3 P116技能应用T2改编)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喷洒高效农药;.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答案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留下的具有抗药性的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

3、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必修3 P116知识迁移T2)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答案(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

4、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稳定性强弱。题组反馈调

5、节1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D图1是负反馈调节,图2是正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图1所示为一条食物链,组成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丙的增加,甲、丙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而图2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题后归纳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题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2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

6、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答案C解析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正确;S2面积越大,恢复所需时间越长,恢复力稳定性越弱,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3(20

7、18临川一中模拟)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答案D解析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a曲线相似,B正确;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C正确;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D错误。4(必修3 P112基础题T1改编)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说法错误的是()A温带针阔混交林

8、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答案B解析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低,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A正确;同等强度干扰下,由于沙漠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比较弱,所以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同,则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C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

9、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稳态,D正确。技法提升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方法(1)(2)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实验1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实验流程2实验设计要求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由

10、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_(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_。(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_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

11、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答案(1)能该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通过光合、呼吸、(分解)等生理过程实现各元素的循环利用(2)自我调节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3)通风、光线良好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1)该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通过光合、呼吸、(分解)等生理过程实现各元素的循环利用。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因此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3)

12、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通风、光线良好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考点2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3)协调人口与环

13、境的关系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农业。深挖教材生物种群密度消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种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提示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2)特点:全球性。(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

14、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题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人口增长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从而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多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其他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人口增长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答案C解析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人口增长会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而要想耕地多,就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垦,因而就会使人口继续增多,A正确;人的很多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需求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B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错误;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等,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D正确。2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A BC D答案D解析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