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287650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讲义(含解析)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突破练9国土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2019三明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香榧是集食用、果用、药用、油用、材用、观赏用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优良经济树种。香榧为常绿乔木,高度可达20m,从幼苗开始生长到挂果需要十五年以上。香榧喜温,喜朝夕多雾,忌土壤过湿,忌强风。浙江的会稽山区是我国香榧主产区,香榧果产量占全国60%以上。香榧果价格昂贵,但近年来随着香榧种植面积的扩大有所下降。(1)从地形角度分析香榧主产区有利于香榧生长的自然条件。(2)分析香榧果市场价格昂贵的原因。(3)请你为会稽山区香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位于中部低山、丘陵区;夏季多地形雨,气候温凉;朝夕气温较

2、低(空气流动性差),多雾;地形阻挡,风力相对较弱;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中。(任答4点)(2)香榧果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主产区范围小,生长结果时间长(品质好),产量有限;高危采摘,劳动力成本高。(3)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香榧的木材、果实、叶子等的综合利用;利用生物技术提高香榧果品质,打造名优品牌;发展采摘、休闲等旅游业,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宽销售渠道(如电子商务平台);分工协作,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2(2019南昌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蔗糖业包括甘蔗种植、甘蔗制糖等相关产业。蔗糖业曾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由珠江三角洲向粤西、广

3、西等地转移。广西地方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进蔗糖业,使广西成了蔗糖业的主要承接区。随着蔗糖业的转移,珠江三角洲传统甘蔗种植区大多演变成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蔬菜、乳肉、禽蛋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业生产基地。(1)简述广西成为珠江三角洲甘蔗种植产业主要承接区的原因。(2)指出引起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业向广西转移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3)分析珠江三角洲传统甘蔗种植区演变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原因。答案(1)水热(气候)适宜;土地丰富(廉价);劳动力廉价;政策支持(靠近珠江三角洲)。(2)原料(甘蔗)。甘蔗制糖业原料运输成本高,向广西转移(靠近原料产地)可减少成本(提高利润)。

4、(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农副产品运输成本高(宜就近供应,土地资源有限,引起甘蔗种植产业向外转移);农副产品价格高,效益好。解析(1)区域承接种植业的条件,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广西的气候适宜,水热充足,土地丰富、廉价。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廉价,有政策支持,距离珠江三角洲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2)甘蔗制糖业向广西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甘蔗制糖业原料运输成本高,且损耗多。随着甘蔗种植业主产区向广西转移,甘蔗制糖业也向广西转移,是为了靠近原料产地,减少成本,提高利润。(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农副

5、产品需求量增大。农副产品运输成本高,宜就近供应。珠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有限,农副产品生产利润高,导致甘蔗种植产业向外转移。3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图(截止2015年)和江西省近十年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1)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2)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3)江西省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

6、因是什么?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强。(2)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3)原因:生态退耕。理由:江西省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多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解析(1)图中天府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湘江新区等七大新区形成的有利条件从地理位置、腹地、政策、经济实力等方面进行描述。 (2)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优势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进行描述;中部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优势从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描

7、述。 (3)读图可知,江西省耕地减少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理由从江西省的地形特征、植被覆盖、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4(2019河南信阳模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设“绿色大厨房”。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材料二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是我国专业化林业资源型城市。目前,伊春市呈现出“林竭城衰”态势。材料三黑龙江省位置及范围(图1)和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工业园区构想图(图2)。(1)说明大小兴安岭对嫩江特征的影

8、响。(2)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条件。(3)简述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工业园区构想的意义。答案(1)大小兴安岭海拔较高,为嫩江的发源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嫩江的春季流量和汛期;东南坡夏季多地形雨,形成嫩江的夏季流量和汛期;地形崎岖,支流众多,流速快;植被覆盖率较高,使嫩江的含沙量小,并富含有机质;使嫩江向东向南流。(任答3点)(2)光热水配合好,土壤肥沃,耕地辽阔,粮食总产量高;粮食充足,草甸草原面积大,为乳畜业提供优质饲料和牧草;茂密的森林,为“森林猪”“森林鸡”提供林下养殖区;平原地广人稀,工业规模小,环境清洁。(言之有理即可)(3)经济:提高了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森林工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环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