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287251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2019沧州质检)如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影响与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温度和盐度 B东亚季风环流C海陆轮廓和岛屿位置 D南亚季风环流2图中洋流的特点是()A季节不同,势力强弱不同B台湾岛将其分为东西两股洋流C温度高盐度低,水质清澈D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解析:1.B2.D第1题,读图,夏季,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冬季,洋流消失,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洋流流向与东亚季风的风向相同,由此推断,流经台湾海峡的洋流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在冬、夏季风的驱动下,冬、夏季洋流流动方向相反。第2题,读图,洋流为日本暖流,结合洋流概念、特征判断,日本暖流常年

2、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D对,A错。在台湾岛以西的洋流冬、夏季流向不同,不属于日本暖流,B错。暖流温度高,盐度比流经海区较高,C错。2017年6月,葡萄牙中南部由于自然原因发生森林大火,伤亡惨重,统计发现,近20年来,该国中南部几乎每年都有火灾发生。如图为葡萄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葡萄牙中南部夏季易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最可能是()A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B受高压控制,高温干燥C地势较高,太阳辐射强D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4葡萄牙西侧洋流为()A向北流的暖流 B向北流的寒流C向南流的暖流 D向南流的寒流解析:3.B4.D第3题,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

3、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气候炎热干燥,因此易发生森林火灾。第4题,结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该地地理位置可知,流经葡萄牙西侧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其流向是自北向南。如图为索科特拉岛的位置和7月索马里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7月,当索马里洋流流经10N时,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67月,索马里洋流对索科特拉岛产生的影响是()A使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B使岛上降水量增多C使岛屿及周围海域变得寒冷干燥D使岛上出现大量的企鹅7有关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B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

4、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解析:5.A6.A7.D第5题,7月,索马里洋流虽然由低纬流向高纬,但却是上升补偿流,海底上泛的海水水温低,因此,该时段洋流属于寒流,可知A图符合。第6题,7月,索马里寒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受到寒流的影响,岛上降水量减少;此季节为夏季,且该岛纬度低,岛屿及周围海域不可能变得寒冷干燥;岛上不会出现大量企鹅。第7题,图中索马里洋流是自南向北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夏季寒流;是西南季风驱动的结果;寒流在沿岸形成上升流,把海底丰富的养分带到海面,形成渔场;1月该海吹东北季风,洋流是暖流性质,不是上升

5、流,鱼类减少。故D正确。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海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的水平辐散造成的。如风吹走表层海水,海洋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如图为海南岛周边海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单位:)图。读图完成89题。8图示海域上升流最显著的地区为()A BC D9图示区域上升流的显著影响为()A促使渔场形成 B减弱太阳辐射C加剧沿岸荒漠化 D使当地海域温度骤降解析:8.A9.A第8题,上升流会使海平面气温比同纬度低一些,从图中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可以判断处海水温度明显偏低,可以判断该地上升流最为显著。第9题,上升流使深层富含营养物质的冷海水上泛,有利于渔场的形成;上升流对于太阳辐射影响较小;图示区域为我国海南岛,

6、其沿岸并未出现荒漠化现象;冷海水上泛不会使当地海域温度骤降。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区域,呈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种类多、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如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季节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 B洋流流向C离岸风 D海底地形11洋流对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表现为()A洋流流向与悬浮物质量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一致B洋流D会增加悬浮物质量浓度C洋流B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增加影响明显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解析:10.A11.D第10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近岸地区越靠近

7、河口处,悬浮物的质量浓度越高,所以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对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影响较大。第11题,洋流A流向与等值线弯曲方向不同。洋流B、D均将悬浮物质量浓度较低的海水运送至悬浮物质量浓度较高的海域,对悬浮物质量浓度有稀释作用。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 m 高,强则高达15 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

8、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1)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2)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3)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好望角所处的位置,从盛行风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第(2)题,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分析Q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从能见度降低分析海雾对航速、安全的影响。第(3)题,结合Q海域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推断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

9、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海上交通事故。(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

10、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 km,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由图可知,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第(

11、2)题,读材料可知,“低温的沿岸流”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向北流动”则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同时由图可知,沿岸流与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第(3)题,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小。答案:(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3)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