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286935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77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沈阳市高三联考)人民网报道,2018年7月2日京杭运河山东枣庄段因水位下降开始限航。据此回答12题。1.该河段水位此次下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取水增多B.蒸发加剧C.持续干旱D.船舶增加2.该河段属于南水北调的()A.北线工程B.中线工程C.西线工程D.东线工程中科院某院士表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这一项目首先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及其“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缓解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

2、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天河工程”实现跨区域调水的主要手段是()A.人工增雨B.开渠引水C.改变大气环流D.修建储水设施4.“天河工程”选择增加青藏高原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地广人稀,移民人数少B.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C.经济落后,水资源需求少D.植被茂密,涵养水源的能力高(2019齐齐哈尔调研)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00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

3、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读图完成56题。5.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B.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C.河水输入塔拉沃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D.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6.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A.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B.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C.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D.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输

4、送的电能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8.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之一是()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2018石河子联考)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910题。9.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市场需求量大C.交通便捷D.运

5、营成本低10.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A.B.C.D.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1112题。11.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A.B.C.D.12.对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A.B.C.D.(2019常德模拟)读“我国海水西调方案(设想)示意图”,

6、回答1314题。13.与国内其他调水方案相比,海水西调方案的独特优点是()A.可以利用地形地势自流送水B.对区域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基本不会改变我国陆地上原有水资源的数量D.工程技术要求较低14.海水西调有利于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其原理在于()A.短期内能够迅速提高植被覆盖率B.能够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减少蒸发,使移动沙丘变为静止沙丘D.以海水代替淡水,形成人造海阻止沙漠扩张,抑制沙尘暴15.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主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

7、异?(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案精析1.C2.D第1题,取水增多为人为原因,不属于自然原因;蒸发加剧会使径流减少,但不是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船舶增加不会导致水位下降;7月初,夏季风对华北地区影响较小,降水少,而京杭运河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持续干旱导致径流减少,水位下降。第2题,南水北调分为三条调水线路,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段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

8、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3.A4.B第3题,“天河工程”利用的是大气中的云、水资源,因此人工干预的主要手段是人工增雨。第4题,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天河工程”可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使源自该地区的河流的年径流量增大,进而缓解河流流经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5.B6.C第5题,该工程经过了胡卡尔河、瓜迪亚纳河流域,因穿过分水岭,工程难度大;河水输入塔拉沃水库后可以利用塞古拉河自流;调水可以有效缓解塞古拉河流域水热组合差的状况,但无法彻底改变。第6题,塞古拉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调水工程会促使该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7.A8.C第7题,甲的电源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煤

9、炭资源丰富;乙的电源地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煤炭资源也丰富。故都以输送火电为主。丙、丁的电源地水能资源丰富,以输送水电为主。第8题,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东部地区煤炭消费比重,减少当地环境污染。9.B10.A第9题,油库的扩建,归根到底与市场需求量有关。第10题,该管线的修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11.A12.C第11题,根据箭头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为西气东输(源地在西北)、为南水北调(源地在长江流域)、为西电东送(源地主要在西南)。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环境问题。在西北,主要为荒漠化,其次为盐碱化;

10、在西南、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主要为水土流失;在东北,主要为森林破坏;在华北,主要为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第12题,西气东输的影响:改善能源紧缺局面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会影响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排除;调配的前提是资源分布不均,排除。13.C14.D第13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调渤海水不能利用地形地势自流,其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所调之水为海水,基本不会改变我国陆地上原有水资源的数量;在调水过程中,容易引发土壤盐碱化,对沿线地区的环境有负面影响。第14题,以海水代替淡水作为生态水,填充沙漠中封闭的构造

11、盆地,形成人造海阻止沙漠扩张,可以抑制沙尘暴;另外也可作为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量。15.(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第(1)题,“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这些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第(2)题,北线电力资源由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等能源基地的火电构成;中线电力资源主要由长江上游水电构成;南线电力资源由珠江上游水电和西南火电构成。第(3)题,“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影响主要从经济意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