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283193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沪科版第一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难点(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3)根据教材内

2、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课时划分第一节 走进神奇 l课时第二节 探索之路 l课时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课时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

3、能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

4、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三、自学设问1、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你最想知道什么? 2、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3、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4、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5、你还知道大自然哪些神奇? 四、合学解问 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 师

5、:夏天,我们经常喝饮料,如果拉钩断了,怎么才能把饮料倒出来,在密封的饮料罐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饮料会倒出来吗? 演示实验1:在饮料罐盖子上钻个小孔,饮料倒不出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将饮料倒出来? 生:把小孔弄成大孔,饮料就可以倒出来了。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继续演示实验:在饮料罐盖子上再钻一个小孔,饮料就倒出来。 师:你知道生活中的什么用具与刚才的实验相似? 出示茶具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的构造,演示倒水,并加以解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 师:把筷子斜放在水中,水会把筷子“折”断吗? 生:不会。 演示实验2:筷子斜放在盛水碗中,似乎被水“折”断了。(实物投影)

6、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解释: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 师: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与用拉链连接有哪些不足之处?拉链有什么优点? 生:讨论得出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完全封闭,费时也不牢固,而拉链方便好用,封闭好,比较牢固。 演示实验3: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实物投影,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 师:拉链为什么可以闭合或开启? 生:拉链的凹凸齿的错合。 师:圆珠笔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的构造如何? 引导学生:水为什么可以从高处流到低处? 生:受到重力作用,类似可知,圆珠笔的油是受重力作用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

7、是小圆珠。 师:将冰棒的包装纸打开,你会看到什么? 生:冰棒会冒“白气”。 师:你知道这“白气”是怎么产生的吗?解释:这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 五、拓学再问 1 师:下面请大家观看媒体动画:冲浪运动和撑竿跳高等。(动画中有配乐朗诵: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撑竿跳高,激动人心,为什么运动员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横竿?)2 看了刚才的几个实验和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3、 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神奇? A、学生讨论得出 :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撑竿跳高,是将竿的弹性势能转化

8、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教师要加以引导、启发) B 生丙:生活中的现象也很神奇。 C 生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并不是总是放大的。 D 生乙:在高山上烧水,水都开了,却并不怎么烫。 师:同学们不仅留意大自然中的神奇,而且还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了不少生活中的神奇,说明同学们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希望大家保持这良好的习惯,今后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的。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很神奇,这些神奇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大家掌声鼓励。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进行具体评估。 四、故学 运用 课后练习 1你还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事例不少于两个) 2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及色彩变化。 3观察风筝的构造,探究风筝在什么条件下能上升,每位学生制作一个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时间长。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六、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