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274669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案例分析全部问题与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 “长三角”发展的难题案例分析总结一、“长三角”地区概况长三角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东北部地区。截至2009年,已有16座城市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共8市,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7市。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正式宣布接纳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等6个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的这1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

2、18.7%,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出口总额的28.4%。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范,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二、“长三角”发展的难题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背后,是行政和区域壁垒的四处阻隔,这一壁垒的弊端已经显得非常明显。首先,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割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协调。其次,产业结构呈现趋同态势,导致各城市生产布局重复,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抑制了区域一体化联动效应的发挥。最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实现共建共享,缺乏协调机制,导致供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这些

3、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地方政府为了各自利益,存在摩擦和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第二,政府容易忽视市场的主导作用,导致包办、包揽的现象。第三,政府重绩效轻统筹,缺乏统一管理执行机构。三、“长三角”发展建议首先,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持科技创新。一是加快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区域技术引进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对引进的高精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的合力,避免重复引进,无序竞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充分利用长三角信息产业优势,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政务信息

4、、资源环境信息和市场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引领国家工业化加信息化建设。三是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制度和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探索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高新技术的转让和推广应用。四是完善政府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首购机制,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投入市场,扩大自主高新技术的市场份额,使企业从市场中得到利润,再反馈于技术研发和创新,形成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建设。首先,充分发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辐射作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使资本、技术、人才、信

5、息等要素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实现企业的跨区域合作。第二,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等组织在技术资源配置、市场服务整合、市场机制形成、现代服务业建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保障、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服务,逐步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力。第三,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商业运营相结合,支持和鼓励企业努力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振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产业创业和就业的双赢。再次,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应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深化发展理念,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观念文化支撑。树

6、立以人本、内源、均衡为基础内涵的科学发展观,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思想文化基础。整合市场、政府、社会三种力量,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加速推进动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合理的社会分工。构建社会政策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束缚,高起点、高水平的制定并实施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苏浙为两翼的规划协调和经济社会布局协调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便捷的沟通网络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民间协调机构(如行业协会)应该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间协调机制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有:实现技术资源的最

7、优配置;对市场进行整合;推动市场机制形成。多年以来,企业和民间自发、分散的合作意愿和经济要素的流动,全面的推进了政府间的合作。但目前政府间的合作机制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一些体制性难题。现在可以在市场主导以外寻求建立一个长三角“第二合作平台”通过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将区域内的企业按行业组织起来,形成市场力量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市场与政府间相对均衡的沟通和对话渠道,以此推动政府合作向纵深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建立跨区域的长三角同业行业协会,可进一步协调长三角区域内的竞争机制,通过同业企业的联合,通过自治和自律的方式规范企业,倡导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达到全区域内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组

8、A市的环保纠纷和群体性事件1、导致A市环保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一、环境污染是整个事件的发端,从本案例中可以知道环境污染已经导致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恶劣,严重的威胁身心健康二、政府和企业无视村民的权益三、政府处理事情的方式过激,而且严重不当,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深度分析:(一)制度上,官员的政绩考核主要是以经济增长为主(二)民众维权渠道闭塞,对于本案例来看,村民维权的途径有三条途径,上诉、上访、和第三种通过暴力手段(三)公共权力缺乏有力的制约、监督2、A市环保冲突事件能避免吗?并请说明理由。(若能避免,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若不能,为什么?)能避免:第一,在当初审批的时候,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够按

9、照法定的审批程序来进行工作的话,也就不会存在后面一系列的问题,也不会导致这一次的群体性事件。第二,环境污染发生后,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够严格的执法的话,事情也不会闹大。第三,村民向当地政府上访无果在向上级部门上访,而且相关的媒体也报道了这一事件。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能够重视的话,可能也就不会发生。第四,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如果政府能够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来处理的话,听老百姓的诉求,问题也不会发生。3、你认为在A市环保冲突事件中,当地政府行为存在哪些问题?从加强地方政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首先一点,政府部门存在违规操作,存在严重违纪违法现象。未经审批企业就开工率。其次

10、,无视百姓的利益,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不管不问,依然我行我素。第三,领导干预部门执法。第四,相关的监管部门们有很好的履行职责。任由企业胡作非为。第五,在本案例中,政府和企业都与百姓对立起来了,第六,处理事情的手段没有人性,最终导致事件的升级。由本案例可以看出我们的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时候没有一个很好的危机处理机制。作为人民的政府当然是应该为我们的人民服务的,而不应该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谋求政府的利益或者是官员自身的利益。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为人民谋福利。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存在着很多违法的行为。1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

11、(包括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健康的重大传染疫情,具较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以及一些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等),须建立能全面有效预测、防范的预警机制。该机制强化政府责任。设立常设机构,力争做到一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由发生险情的所在管理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予以配合。由于任何突发公共事件的出现都不可能仅局限于某一部门或领域,其处理具有系统性,它必然需要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突发情况一旦发生,就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应对,建立一支随时能够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应急队伍;同时还要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重视和发动非政府群众团体组织参与处理突发事件。并且在危机处理中形成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处理渠

12、道,使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走上法制化轨道。政府职能也由此转变,使之更倾向于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3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布,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形成“同舟共济”的团结局面,避免大规模的社会恐慌。4建立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评估机制 从每次突发事件产生的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公共危机管理制度自身作出评价,使制度本身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性,从而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确保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5完善干部问责纠错机制 我们在干部的问责纠错方面存在深刻的机制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使问责纠错机制更加规范,而不至于使官员下马仅仅成为危机处理中“权宜之

13、计”的应急行为。尤其,对于官员的罢免也须建立合理科学的运作机制,使其符合严格的法定程序,并与其法律责任相匹配。同时,还须对官员的行政责任给以严格界定,使其在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而不上交问题而转移责任,以致造成工作的拖延与被动。总之,官员的问责纠错既不宜矫枉过正,损伤原有的制度与原则,又要实现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相统一。第三组 政府该不该对兰州牛肉面限价1)、面对兰州牛肉面涨价这一案例,假如你当物价局长,你应该怎么办?(1)开展认真的调研。(2)邀请相关人参与物价局的听证会。(3)有物价局牵头,展开民众、经营者、各方媒体的互动。(4)以经济、法律手段的调节为主,对个别带头非法哄抬物价的经营者进行重

14、点打击。)、政府直接对牛肉面限价的做法可取吗?有无更好的办法?不可取。1、这是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是在破坏供求关系,忽视了市场中那只无形的手自我调节供需矛盾的能力。2、政府部门不能只站在消费者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也得保障供应商的利益。3、拉面限价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回归,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违背。4、拉面限价其实是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微观干预,它不是宏观调控,没有合法性。 更好的办法:1、理性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2、价格管理要依法行政。3、对市场调节价格的管理要不断创新方法,完善法制。4、准确履行物价职能。物价局要认真履行“定规则、当裁判、 搞服务”的职能。6、管好价格要把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

15、“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3)、通过本案例的探讨,你有哪些启示?第一:政府部门要尊重市场规律。第二,努力促使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由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转型。第三,拓宽照顾低收入群体的渠道。总结我认为,兰州市物价局的这一作为实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是在坡坏市场供求关系,忽视了市场中那只无形的手自我调节供需矛盾的能力。拉州拉面市场应该讲,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价格自然应该由市场自行调节,由拉面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应该由市场之外的因素决定,进行非市场干预,否则将会出现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后果。拉州拉面的涨价,由于生产拉面的原材料市场涨价因素导致拉面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导致拉面馆在过去的价格条件下,提供拉面的积极

16、性大为降低,进而影响了市场供应曲线,使供应曲线向左移动,这样就会造成供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市场供需平衡,涨价,并且导致供需相应的减少。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是市场运行规律的作用,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结果。物价局是不应干预的,作为政府是应该平衡各方的利益,而不应该偏袒一方,伤害另一方的利益。考虑消费者饭店经营者和供应链供应者等相关利益者的权利。 1.拉面限价是计划经济手段政府竟然细微到直接去干预拉面的价格,这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的回归。餐饮业早就市场化了,价格早就放开了,拉面涨价与否应该由市场供求去决定。拉面价格上涨了,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供应多了,价格自然会下降,这就是市场自然调节的过程。“政府只能管质量,不能管价格。”2.行政干预冒充宏观调控,调控出现先缺位再越位宏观调控是指在总量范围内的调控。兰州物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