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274417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含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检测学生用书P361(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舟山市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自然资源 D市场2图示产业结构的优势在于()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B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C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D加剧了海洋生态的风险解析:第1题,“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中心,通过输入区域以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进行生产加工,并将产品销往区域以外市场的一种产业模式,并非传统意义上在自然资源产地的“资源型城市”,故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2、为交通。第2题,通过港口优势,从本区域以外调入各类自然资源,并发挥本地海盐资源的优势,建立资源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建立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零排放”;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答案:1.A2.C(2019湘潭模拟)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

3、”电量图(单位:TWh),完成35题。3我国“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4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5下列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B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C通畅能源外送通道D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蒙东、蒙西、甘肃都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第4题,甘肃、蒙东、蒙西等都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本地消纳电量有限,而电力外送能力又

4、不足,只能“弃风”。第5题,根据“弃风限电”的原因可知,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通畅能源外送通道。答案:3.A4.D5.B(2019厦门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2010年、2011年和多年平均的水、沙特征值对比。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丙三个水文站按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顺序是()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丙、甲、乙7与乙、丙两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C三峡水库的建设D挖沙船作业解析:第6题,长江为外流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

5、季风气候,越往下游河流径流量越大。由图2多年平均径流量可知,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乙、甲、丙。第7题,从图1可以看出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远小于多年平均输沙量,该水文站位于中游,年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减少不多,不是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造成的;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应该上游输沙量减小最多;三峡水库的建设使进入中游的泥沙大量减少;挖沙船作业对年输沙量影响不大。答案:6.B7.C(2019开封模拟)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达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不丹略图,回答89题。8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B风力侵蚀作用明显C地势南高北

6、低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9该国虽然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开发利用率却很低的主要原因有()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A BC D解析:第8题,根据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第9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国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所以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技术短缺,开发水能资源的能力不足,同时其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导致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答案:8.A9.C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成的首座水电站。下图为藏木水电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

7、1题。10与印度相比,我国在图示河流干流建设水电站的优势是()A海拔高 B水量大C落差大 D河谷宽11藏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的主要意义有()促进旅游业发展 减轻地质灾害扩大耕地面积 提供电力能源A BC D答案:10.C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 639 km2,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等埋藏条件好,易开采

8、。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1)指出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2)简述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6分)(3)分析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对当地产生的负面影响。(6分)(4)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地处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广阔。(2)气候干旱,淡

9、水资源短缺;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疏,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3)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三废”排放量较大,导致环境污染;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基地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基地内过度采矿导致地质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居住区的环境安全等。(4)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城市、乡镇密度相对较大,劳动力相对充足;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或不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距离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产地较远,运输成本高;距离黄河较近,易对黄河水源造成污染;危害西部黄河灌区的农作物;工业基地转移,投资成本较高等。

10、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战略,在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煤炭长期占七成以上。近些年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正是利用煤炭和石油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材料二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极大。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储量丰富。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

11、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材料三下图为我国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图。(1)指出南海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6分)(2)南海可燃冰开采作业区可能面临哪些恶劣天气?(4分)(3)评价我国南海可燃冰开发的市场条件。(6分)(4)说明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可燃冰对我国的意义。(6分)解析:(1)描述一个地区交通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考虑其所处的重要交通线路和所邻近的地区。(2)南海是热带海域,所以会出现台风灾害,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该海域还可能出现海雾等恶劣天气。(3)市场条件要从市场的需求量和可燃冰的利用前景等角度加以分析。(4)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造成了严

12、重的环境问题,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很高,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未来开发可燃冰可以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还可以缓解环境问题。答案:(1)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北部是我国大陆,西邻中南半岛,南邻马来群岛,东邻菲律宾群岛,周边相邻的国家众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狂风、暴雨、风暴潮、海雾。(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使用可燃冰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优化能源消费结构。(4)保障我国能源稳定供应,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快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