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273459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传统经济: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2变化原因前提条件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重要因素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历史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内部根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3变化表现(1)倾销商品传统手工业破产: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2)掠夺原料农产品商品化: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

2、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3)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4变化影响(1)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2)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3)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发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背景 (1)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2)内忧: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运动的兴起

3、和壮大。(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3表现创办军用企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中国近代工业起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1881年,使用机械开采的开平煤矿投产,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十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

4、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辩小农经济是一种经营方式,而自然经济则是一种经济形式。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受到猛烈冲击的显然是经营方式。因为在初期涌进来的大量商品中是以洋布洋纱为主的,它们使得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以及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就破坏了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联这里的“冲击”指社会阶级、阶层出现变化,西学思潮已萌发。 补资本输出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最初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以维修来华运输货物的外国轮船为主。19世纪60年代,外商在上海开办缫丝厂、茶叶加工厂和轮船运输公司。同时,建立外资金融网络。甲午战争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

5、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补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官督商办企业吸收了私人资本,其生产也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又能避免封建地方势力的干扰。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商办实则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辩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 4.影响(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

6、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我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迈入近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1)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2)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3)代表企业: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2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

7、利权运动表现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数额增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生存环境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辩近代化与工业化(1)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

8、。 辩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民族工业特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注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而产生扩大,又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深入。主张以发展实业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并依靠这种体系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重难点一小农经济走向解体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018

9、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解读由上表可知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逐渐减少,迁至城镇做工、经营小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减少,做工、经营小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谋生手段的变化;沿海居民外迁谋生从事做工和商业表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史料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10、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探究仔细阅读史料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史料中的诗歌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说明了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系统认知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近代企业的冲击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过程解体过程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2)影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

11、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1变化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经济结构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2实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3评价: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

12、重难点二洋务运动解读漫画中一位清朝官员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想要把它粘在墙上,而这面墙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该漫画深刻地表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系统认知洋务运动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从学习内容上,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管理制度混乱。(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

13、利是图。史料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探究史料中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了洋务运动?解读抓住史料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三个角度分析。提示一是从清政府自身角度;二是从社会发展角度;三是从文化发展角度。系统认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思想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

14、”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政治上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

15、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随堂巩固训练1(2017全国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