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255398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卷1.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A. B. C. D. 【答案】D【解析】中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HCO与Al3两种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产生二氧化碳,可做灭火剂。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两物质水解相互促进放出氨气因而不能混合施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

2、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起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A. 以酚酞作指示剂B. 锥形瓶中有少量水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 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显碱性,A不影响,同样B也不影响。C中说明消耗企业很难的体积偏多,测定结果偏高。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所以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少

3、,测定结果偏低,答案选D。3.下列变化使所得溶液的pH=7的是A. 将25 pH=7的NaCl溶液加热至80B. 常温下,pH=2的NaH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 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 常温下,0.1molL-1的NaAlO2溶液和0.1molL-1的HCl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答案】B【解析】【分析】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中c(H)增大;B、常温下,pH=2的NaH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C、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浓度大于pH=12的NaO

4、H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D、常温下,0.1molL-1的NaAlO2溶液和0.1molL-1的HCl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生成氯化钠、氯化铝和水,氯化铝水解后呈酸性。【详解】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中c(H)增大,则溶液的pH小于7,故A错误;B、常温下,pH=2的NaH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pH=7,故B正确;C、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浓度大于pH=12的NaOH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故B错误;D、常温下,0.1molL-1的NaAlO2

5、溶液和0.1molL-1的HCl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生成氯化钠、氯化铝和水,氯化铝水解后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解题关键: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易错点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的pH小于7,但溶液仍然呈中性,难点D,NaAlO2和酸反应与酸的量有关4.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AgClAg2SO4Ag2SAgBrAgI溶度积1.810101.41056.310507.710138.5110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B. 将氯化银置于水中,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C. 氯

6、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D.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正确;B、因为氯化银的溶度积大于硫化银的溶度积,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物质可以向更难溶的方向移动,所以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Ag2S,正确;C、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减小,错误;D、溶度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

7、发生移动,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溶度积常数、沉淀溶解平衡。5.将标准状况下2.24L CO2缓慢通入1L 0.15molL-1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充分吸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 cNa+cH+=cOH-+cHCO3-+2cCO32-B. 2cNa+=3cH2CO3+cHCO3-+cCO32-C. cNa+cCO32-cHCO3-cOH-cH+D. 2cOH-+cCO32-=cHCO3-+3cH2CO3+2cH+【答案】C【解析】【分析】n(CO2)=2.24L/22.4Lmol1=0.1mol,n(NaOH)=1L0.15molL1=0.15mol,则发生:2CO

8、2+3OH=CO32+HCO3+H2O,结合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解析。【详解】n(CO2)=2.24L/22.4Lmol1=0.1mol,n(NaOH)=1L0.15molL1=0.15mol,则发生:2CO2+3OH=CO32+HCO3+H2O,结合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则有:A、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c(Na)+c(H)=c(OH)+c(HCO3)+2c(CO32),故A正确。B、n(CO32)+n(HCO3)+n(H2CO3)=0.1mol,n(Na)=0.15mol,根据物料

9、守恒得,2C(Na)=3c(H2CO3)+c(HCO3)+c(CO32),故B正确。C、n(CO32)+n(HCO3)+n(H2CO3)=0.1mol,n(Na)=0.15mol,又存在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水解程度且水解程度都较小,则c(HCO3)c(CO32)c(OH),则有c(Na)c(HCO3)c(CO32)c(OH)c(H),故C错误。D、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c(Na)+c(H)=c(OH)+c(HCO3)+2c(CO32),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3c(H2CO3)+c(HCO3)+c(CO32),将方程式-2得2c(OH)+c

10、(CO32)=c(HCO3)+3c(H2CO3)+2c(H),故D正确。故选C。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故A错误;B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故B正确;C不同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有的熔点很高如钨,所以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故C错误;D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错

11、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的相关知识。7.现有如下各种说法: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氯化氢分子里存在离子键;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B. 都不正确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等分子晶体例外;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不仅仅是吸引力;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H原子、Cl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详

12、解】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等分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错误;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错误;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发生电离产生离子,要看原子间形成的作用力,故错误;H原子、Cl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错误;故选:B。8.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A. KCl B. CaCl2 C. MgO D. Na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本身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有关,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在所给阳离子中,Mg2带两个正电荷,且半径最小,在阴离子中,

13、O2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且半径比Cl小,所以MgO中离子键最强,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键强弱的判断。9.已知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A. B B. B C. D. A【答案】A【解析】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故为B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A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第二周期元素随族序数的递增,其最高化合价也递增【答案】B【解析】【分析】A同周期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

14、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结合氢键判断沸点;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详解】A同周期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若不为同一周期,则不一定,如金属性CaLi,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第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是H2O,氧元素电负性很大,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故同主族其它元素氢化物中最高,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有多种,不一定是最高价,强调最高价氧化物最应水化物,故C错误;D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等,易错点C,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有多种,不一定是最高价,强调最高价氧化物最应水化物。1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 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C. 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 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A错误;B晶体有自范性且排列有序,故B错误;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故C正确;DSiO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