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231869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下古诗文诵读.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 爱莲说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 大道之行也出自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2、贤与(j)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n),女有归。货恶(w)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

3、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阡陌34交通,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

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79,遂80迷,不复得81路。南阳刘子骥,高82尚士83也84,闻之,欣然85规86往。未果87,寻88病终89,后遂无问津90者。字词注释1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2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3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4 缘:顺着、沿着。5 行:行走这里指划船。6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7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8 夹岸:两岸。9 杂:别的,其他的。10 鲜美:鲜艳美丽。11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12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13 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

5、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14 复:又,再。15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16 欲:想要。17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18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19 便:于是,就。20 得:看到。21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22 若:好像。23 舍:舍弃,丢弃,24 初:起初,刚开始。25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26 行:行走。27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6、28 平:平坦。29 旷:空阔;宽阔。30 屋舍:房屋。31 俨(yn)然:整齐的样子。32 之:这。33 属:类。34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35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36 种作:耕种劳作。37 衣着:穿着打扮,穿戴。38 悉:全,都。39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40 黄发垂髫(ti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41 并:都。42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43 乃大惊:竟然很惊

7、讶。乃,竟然。大,很,非常。44 从来:从地方来。45 具:通“俱”,全,详细。46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47 要:通“邀”,邀请。48 咸:副词,都,全。49 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50 云:说。51 先世:祖先。52 率:率领。53 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54 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55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56 复:再,又。57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58 遂:就。59 间隔:隔断,隔绝。60 世:朝代。61 乃:竟,竟然。62 无论

8、: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63 为:对,向。64 具言:详细地说出。65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66 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67 余:其余,剩余。68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69 去:离开。70 语:告诉。71 不足:不必,不值得。72 为:介词,向、对。73 既:已经。74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75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76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77 诣(y):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78

9、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79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80 遂:终于。81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82 高尚:品德高尚。83 士:人士。84 也:表判断。85 欣然:高兴的样子。86 规: 计划。87 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88 寻:随即,不久。89 终:死亡。90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5.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10、簪。7.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8.三峡: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11、14),回清倒影(15)。绝巘(y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1) 自:在,从(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3) 嶂(zh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6)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7)襄(xing),上。 陵,丘陵,

12、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逆流而上(的船)。(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16)绝巘(yn):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

13、。漱:冲刷。(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19) 良:实在,的确。(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24) 沾:打湿。(25)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26) 裳(chng):衣裳。9.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实是欲界之仙都11。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

14、3。1词句注释1.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 山川:山河。之:的。3. 共谈:共同谈赏的。4.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5. 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6. 四时:四季。俱:都。7. 歇:消。8. 乱:此起彼伏。9.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10.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11.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12.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13. 复:又。与(y):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10.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